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实践共产主义研讨会 8 [讨论](征求意见稿 )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1379
 帖子主题:[讨论](征求意见稿 )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虚谷鬼才



等级:01同志
经验:33
帖子:15
注册:2011/12/2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请仔细看完本文,我保证你胜读十年书}
《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共同宣言》(征求意见稿 )
【第一部分】

起草人:王继生,网名:虚谷承成,虚谷鬼才。

说明—— 
      自《中国共产主义者同盟纲要》(讨论搞,修改稿)发布以来(http://user.qzone.qq.com/2224811092#!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7275949),现已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各种质疑,经与部分同志的私下讨论,鉴于目前“泛左翼”鱼龙混杂的现状,以及形势逼人的现实紧迫性,认为有必要对重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际大联盟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以形成共识,最终形成一个全球性《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共同宣言》。我这里仅仅就我个人的理解做一个(征求意见稿),并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说明。欢迎批评指正,欢迎批判辩论(地址——http://www.sjgczy.com/bbs/forumTopicRead.asp?id=7800&ntime=2013-6-19+13%3A30%3A16)。
本文分三个部分——
      一,关于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呼议书
      二,用真理之光照亮未来
      三,《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共同宣言》(征求意见稿)
 
——————————

      关于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呼议书——
      提出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紧迫性问题,是基于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方式的垂死挣扎,已使世界性资源环境严重恶化,新老资产阶级的无情与贪婪,加重了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无产阶级(99%。以下同)的残酷剥削和掠夺,导致整个无产阶级及其全人类生存状态的严重恶化。人民要革命、求生存、争发展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资本主义走不通,世界需要大转型”,已成为理性人们的共识。
      “世界需要大转型”,怎么转?转向哪里?马克思主义早已给出科学的指导。可是,资产阶级及其一切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地,他们会以种种非常的手段,不遗余力的垂死地挣扎、疯狂地反抗。
      首先的一个事实是,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及其伴生的新帝国主义就已处于垂死状态,由于他们成功地策动了苏东和中国特权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变,来自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给资本主义及其伴生的新帝国主义打了一济强心针,于是乎“历史终绝论”甚嚣尘上,资本主义欢呼雀跃,不亦乐乎。
      可是,历史给资本主义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原苏东)的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实惠和福利,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及其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实惠和福利不仅没有因此而改善,而且是大大地被削弱了。
      因此,“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化”、“接轨(鬼)化”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发展,而是更加地动荡不安。 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矛盾、经济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新老资产阶级,及其新老帝国主义(包括梦想做帝国的“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和,而是更加地激烈了。世界重新进入到一个大动弹、大争夺、大战国时代,因此人类又面临着一个历史性选择的关口,是前进还是倒退?是生存还是毁灭?以此同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也在不段地觉醒,一个大革命、大变革的时代重新到来。
      诚然,在这个大革命、大变革的时代,各国资产阶级及其一切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会不遗余力地疯狂地反抗、垂死地挣扎,世界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白色恐怖会更加地肆无忌惮,阶级斗争会更加惨烈;也由于原社会主义阵营的错败和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加上资产阶级及其走狗的反动宣传和洗脑教育。全世界(包括中国和原苏东)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对未来的变革方向和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心有疑忌,表现出种种的迷茫、彷徨和目标错乱、方向迷失、、、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
      因此,做为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就应该站在历史的潮头,救世界救人类于水火,用真理之光照亮未来,旗帜鲜明地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为全人类的幸福未来,团结奋斗!英特纳雄莱尔就一定会实现!

——————
 
      用真理之光照亮未来—— 
      下面是我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提请同志们批判指正——
      一,经济基础与经济方式的逻辑
      为怎么说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是高消耗、低效率、低社会效益、反社会、反人类的经济方式?让我们从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学模型说起去—— 
       
      A图为供给曲线图,B图为需求曲线图,M图为供给与需求的同步图;1线为数量线,2线为价格线,曲线为各方的变量。
       这是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学模型,是被称为资本主义圣典的经济学模型。共有三个图,下面一个是上面两个的组合,一般情况下,供给与需求在市场里是同步的,所以多以下面的组合曲线模型形式出现;在极端情况下,由于供给或者需求一方是不确定的非对称形式,就以上面的需求或者供给曲线模型形式出现,典型的例子就是招标与拍卖,即卖方市场形同拍卖,买方市场形同招标。
      这个模型要求一切以需求和供给为表现形式的事物(包括爱情、亲情、良知、灵魂、肉体、健康、道德、道义、法律、宗教、政府职能等等)都必须商品化市场化,并以这个模型来定价。它还要求的必备前提条件是——1、市场各方的参与者都必须是信息对等对称、真实可靠;2、市场各方的参与者都必须是聪明绝顶、精于算计的“理性人”;3、对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必须是不存在任何损耗的自由出入。以上完全商品化链接缺一不可,否则市场就不完整,市场链和经济链就会断裂;以上三个必备前提条件也是缺一不可,否则市场效率就不存在。
      有人会说我太刻薄了,这只是个单一商品市场的模型,怎么把“一切以需求和供给为表现形式的事物”都纳入商品的范畴并都市场化呢?不是吗?事实胜于雄辩,看看当今的中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面括号里的那些内容不是都商品化市场化了吗?别看“普世价值”叫得欢,就是当今“文明”了的老牌资本主义,其人权、民主、自由、立法、律师、文化、新闻、舆论等等不还是资本说了算吗?这资本说了算,不还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吗?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之所以是反效率的,并不是这个模型不科学、不严谨,而恰恰是这个模型太科学太严谨,以至于科学得离开了人间到地狱里去了。这个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不是人间能用得起的“科学”,而是地狱才能用的“科学”。可它为什么还能忽悠人类那么多年呢?
      客观上讲,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是被雇佣(或者迫于生计)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他们考虑的不是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是自己的眼前利益和资本家的利润。你可以翻遍任何一本他们的经济学教科书,你找不到像我这样在一个段落里对这个“科学”进行完整地表述的,他们总是躲躲闪闪,单项单论,藏头去尾,捡容易忽悠的部分大加渲染。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模型的逻辑是相当严谨的,你抽掉任何一个逻辑链的环节,整个逻辑就不成立,更不用说必备前提条件的缺失了。然而,资产阶级要的不是它的“科学性”而是它的忽悠性,为了利益不惜牺牲科学(虽然它是只适应于地狱的“科学”,因为人类社会根本做不到它那么苛刻的条件,但是它的确是很严谨的逻辑科学范例),置人类的前途命运于不顾,这就是资产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的卑劣人性所在,明知连自己都做不到的那些条件,还拿来忽悠人,这也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各种危机和乱相的根源所在。
        经过以上揭秘,我们已经看到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伪科学和地狱“科学”的真实面目。我们来看下一个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经典的模型,即所谓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但是它已经去“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甚远了、、、。这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历史事实,地球人都知道,就不加评论了。仅仅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我们也能看出,所谓的“自由市场”并不是什么好鸟,否则要你这劳什子“宏观经济学”做什。
 
      A图为总供给曲线图,B图为总需求曲线图.
      从这个图形可以看出它还是上一个图形的翻版,只是上一个图形表示的是相对封闭的链循环逻辑,这个图形表示的是相对开放的商叠加逻辑,即它表示的不是单一商品(请注意在市场经济里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最重要的商品)市场的链循环逻辑,而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即单一市场的叠加逻辑。这个模型的创立本来是想用来对单一市场链的链接失真部分进行补救的,但是这个模型本身不是补救而是叠加,这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更加低效、更加混乱的经济现实(请参看《我的声明》关于经济部分   http://qing.blog.sina.com.cn/1787172253/6a86159d330028sm.html)。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总供给与总需求”不是超越市场经济的独立模式,它是剥夺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或称自然)”部分,主观地判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这种叠加逻辑模型不是去追究经济的根本矛盾所在,而是直观地以投资或消费(或称为货币杠杆)来应对,这就必然形成效率损失的叠加效应。因此我们看到,表面上“宏观经济学”的出现挽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给它带来一段“辉煌时期”,但是这种“辉煌”是以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以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对不发达地区的疯狂掠夺换来的。
      然而,原有的经济危机表面(总体周期率)上消除了,实际上是被掩盖和转移了。“过剩”的同样“过剩”,“短缺”的同样“短缺”。并且伴随而来的是如影随形的通货膨胀、无效劳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如今又伴随而来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等等。
      我们不禁要问,资本主义这么发达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危机和反效率呢?是哪里出了问题?一句话,它们都是伪科学。、、、、、、

      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马克思主义早就给出了答案,“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私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怎么讲?
      首先,每个生产和服务单位(包括每个劳动者个人)的生产和服务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和服务。其次,每个生产单位离开其他(社会)单位的生产和消费,都不能单独生产和消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的产物而独立生存。再次是,每个人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其他人和事产生着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同时每个人的行为又直接和间接地对他人产生影响,这就是人的社会化与生产和服务社会化同步的原理。
      人们为什么要进入社会化呢?想起一句古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的团体(如家族)的力量与大自然抗争始终是有限的,这是其一。其二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精,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进入社会化就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之所长,从而提高生产力,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取超越自己能力多得多的实惠和福利,这就是社会化的本质意义所在。
        知道了社会化的本质意义,我们来看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私有制)为什么是反动的。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精,人类要生产就不能没有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不论这种占以有何种形式存在)都是不稳固的,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最终必然向极少数“高人”集中(如前苏联解体时的全民持股),从而必然产生资本特权和资本暴政,进而造成社会的一切都必然以资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必然以社会化的本质意义相背离(请别怀疑这个演绎过程,历史的事实也正是如此)。
      资本意志是怎样与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背道而驰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资本的意志是什么。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一切用来“文明”剥夺他(她)人“剩余价值”和 公共财富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资本。资本的意志就是掠夺他(她)人的劳动和财富,即所谓的赚取利润,说白了就是唯利是图。
      对此马克思曾经无不愤慨地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其次,即便就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模式正规运营的资本,它也是以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背道而驰和反效率、反社会、反人类的。
      我们来看一个正规经营公司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
 
一、营业总收入(元)                      780,790,360.971,089,563,961.65    
营业收入(元)                            780,790,360.971,089,563,961.65
利息收入(元)  
已赚保费(元)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元)
二、营业总成本(元)                       532,968,586.51784,167,896.85    
营业成本(元)                             365,755,533.77546,259,872.59
利息支出(元)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元)    
退保金(元)
赔付支出净额(元)
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额(元)    
保单红利支出(元)    
分保费用(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元)                         24,172,999.7636,375,821.23    
销售费用(元)                               10,292,948.2817,452,980.35    
管理费用(元)                              95,270,309.33138,091,749.97    
财务费用(元)                               37,476,795.3745,987,472.71
资产减值损失(元)
三、其他经营收益(元)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元)    
投资净收益(元)                             41,920,666.6936,338,422.8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元)    
汇兑净收益(元)
加:营业利润差额(特殊报表科目)(元)      
营业利润差额(合计平衡项目)(元)              20,479,803.8812,386,430.03
四、营业利润(元)                         310,222,245.03354,120,917.63   
加:营业外收入(元)                          1,068,753.6455,276,108.69   
减:营业外支出(元)                           3,477,833.618,011,453.72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元)    
加:利润总额差额(特殊报表科目)(元)      
利润总额差额(合计平衡项目)(元)                5,685,502.627,407,153.28
五、利润总额(元)                         313,498,667.68408,792,725.88    
六、减:所得税(元)                         46,335,872.0461,191,508.12
加: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元)
加:净利润差额(特殊报表科目)(元)     
净利润差额(合计平衡项目)(元)
 
      这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的会计报表,看似复杂,其实我们只看几个部分就行,即总成本、总产值(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就行。
      在这个报表中,总成本部分反应了本周期内的所有支出(包括工资、管理费、租金、资产折旧、利息、税收、保险、上期应付款项等一切应付账款);总产值部分反应的是本周期内生产(经营)的所有“收入”,我这里为什么要把收入打引号?是因为它抱含了库存和应收账款等未实现的预收入,而这部分预收入正是“生产过剩”的因子。净利润部分反应的是生产总值减去总成本后的“资本净所得”,我为什么要把资本净所得打上引号?是因为它包含了部分未实现的“净所得”。为什么会把未实现利润计入本期账户?是因为对前期已实现利润率的经验性预估,这就一定程度上锁定了未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预计利润和预计价格势力潮。所以我们看到,在经济危机来临时,资本家情愿把商品毁掉也不愿意降价出售(或者送给需要的人)的反人类罪恶。
      我们继续来解剖这个正规经营的资本是怎样反效率的,我们先来看利润的构成。利润的构成除了剩余价值外,的确含有组织效率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成分,当然这些成分也是属于资本掠夺的罪证。
      关于剩余价值,马克思已做过经典的论证,我就不再赘言了。
      这里仅就组织效率和技术进步加以解析。由于工资、利率、税率(有的还包括专利使用费或专利税率等)、保险、折旧等是相对钢性的,组织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成分就显得相对弹性得多。
      什么是组织效率?我们知道,社会化的攻用就是充发挥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各种优势(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形成组合效能,进而提高了整体生产能力,使每个成员都能获得超过自己能力多得多的实惠和福利。从这个原理来讲,组织效率本就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每一个组织单元(包括企业组织和个人)如果没有其它组织和个人的共同(直接和间接)参与,你的组织效率从何而来?你资本有这个资格(权利)独占吗?这不是对其他成员的剥夺是什么?
       什么是技术进步效率?我们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积淀的结果。没有前人的历史积淀,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科学技术成就。
      因此,专利也好知识产权也罢,有谁问过历史老人?有谁付过给她老人家专利费和产权费?别的不说,就说你使用的文字,你付费了吗?因此技术进步的成果本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诚然,我们需要激励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但那是给你的劳动报酬和奖励,绝不是让你把科学技术转化为资本,去剥夺他人的劳动和财富。
       的确,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确实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代价。这就给资本的介入创造了条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控于资本的意志,使她偏离了造福人类的轨道。因此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无处不用于掠夺、杀戮、残暴、剥削、压迫等等,其实质无不是为了利润二字,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科技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资本介入科技的事实,血淋淋的事实。
      (我写不下去了、、、我的心在流血、、、资本主义你丫就是个赤裸裸的魔鬼!呀呸!呸!呸!)
      以上我们对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必然的导致形成资本、资本必然逐渐走向高度集中,对资本意志、资本暴政等的反效率、反社会、反人类的罪恶事实,以及“正规经营”的利润的本质归属和私有制下的科技必然导致反效率、反社会、反人类的事实,做了间明扼要的揭露。下面我们来看利润的资本(私人)占有是怎样造成经济危机,怎样反效率、反社会、反人类的。
      继续以前面的那个会计报表为例,净利润是总产值减去总成本多出来的部分。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及其重要的事项——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货币尺度来衡量的,它与所属事物的实际功能效用和价值无关。这就必然造成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造成事物的功能效用与使用价值的背离,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背离,造成经济基础与社会效益的背离。我们来看看这些背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生产和消费,整个经济活动就是一个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过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包括人和物的生产,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等)。所以我们消费的事物必须能满足这些需要才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该事物的功能效用和它在特定时空里的重要程度。如当我们十分口渴的时候,一杯水的价值要超过世间万物的价值,所以你无法给使用价值定价。
      生产是要付出劳动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动就能产生价值(包括使用价值)的事物。 哪怕是老天下大米,你也得付出收集的劳动吧,这就是劳动价值不可或缺的本质特性。因此,劳动价值是一切价值的载体和归宿,其它一切价值和价格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劳动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价值等于该劳动的生产和维持再生产的价值。在雇佣劳动中它表现为工资,在自然经济中它表现为劳动所得的实物,在资本那里它表现为成本。
      在会计报表中,工资所占成本的比重以企业的性质有关,即以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紧密相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工资以外的项目就以工资无关,其实不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包括税收、保险、管理费和计入成本的资本家私人开支等等)项目都是劳动创造的产物(包括劳动力本身)。所以成本部分除了包含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原值中的利润外,都是工资的产物。即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总成本等于总工资。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总工资(包括各种提留基金、管理费、利息、税收、保险和计入成本的资本家私人开支等)相当于社会总成本,即所谓的国民总收入,也即所谓的国民可支配收入(也相当于社会总购买力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总产值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即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而那个超出总成本部分的利润是不是“生产过剩”了呢?因此剥削(剩余价值)和掠夺(组织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的利润,除了给资本家带来利益外,给社会带来的确是危机和灾难。
      以上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全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危机造成低效率、高消耗、低社会效益、反社会、反人类的罪证所在。
       有人会说“企业没有利润就不能发展,社会没有利润就不能进步”,其实,这是不懂经济规律和经济逻辑的主观狡辩。(请注意,规律是反复出现的循环过程,逻辑是因果关系的必然过程。逻辑包括规律,规律是逻辑因果关系相对封闭的循环过程,逻辑是线性的前进过程,改变了因,果的结果也随之改变。)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社会一个生产周期里的总购买力,相当于这个周期里的总工资(或总成本),生产总值相当于这个周期里的总供给,利润为正数就意味着“生产过剩”,利润为负数就意味着“短缺”。在市场经济里,“过剩”和“短缺”是相伴而生的,生产总值的“过剩”必然带来总购买力的“短缺”,反之总购买力的“过剩”必然带来总供给的“短缺”,这就是所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事实证明,利润不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因,而恰恰相反,是阻碍企业发展尤其是社会进步的动因。 
      有人会问,哪么资本主义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前期,市场是相对开放的,不存在饱和状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由于有产品市场、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货币财富等的不断注入,“利润”的确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动力。但是这个“利润”是靠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对不发达地区的疯狂掠夺(包括本属于社会共有的自然资源,组织资源和科技资源等效率资源的掠夺)得来的。因此列宁敏锐的看到,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必然导致战争,导致破坏和杀戮。资本主义发展的罪恶历史,真实地证明了这个逻辑的必然性。
      随着各种市场的相对饱和,“利润”的这种“正效应”随之而逝,“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逐渐凸显,利润已成为一切经济危机的测原地和阻碍发展的祸根。
      宏观经济学的出现,看似挽救了资本主义,其实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是进入了一个新帝国主义时代。所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帝国主义时代、战国时代,即一切使用“宏观经济调控”的国家,都是以国家名誉集中操控经济的手段,都属于新帝国主义国家。
      表面上的“资本全球化自由流动”,其实就是一种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这其中的贸易战、知识产权战、领土资源战、资本争夺战、市场争夺战、文化战、信息战、舆论战等等,都是血淋淋的现实战争。“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化”“接轨(鬼)化”,世界和平了吗?人类幸福了吗?(新帝国主义时代,你丫就是个披着绅士外衣的魔鬼!呀呸!呸呸!呸!)

      “宏观经济”时代,即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与反效率。
      进入新帝国主义时代,是以1930年的大萧条为契机的,当时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已经死亡,凯恩斯发现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率先成功使用这个理论的是德国的西特勒、美国的罗斯福和日本的“军部”,他们以金融改革为支撑,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军备建设和对外扩张为手段, 实现了经济的复苏(请注意,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和资本意志的贪婪),进入了经济社会的新帝国主义时代(现在的理论和舆论界,他们只提“罗斯福新政”却不敢提“西特勒新政”和“日本军部新政”,他们只讲西方的“文明史”,却不敢讲西方的罪恶史。呀呸!普世价值的伪君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的到,宏观经济学,是创造新帝国主义的经济学。
      新帝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地球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再评论了。
      由此世界进入“冷战时期”,“宏观经济学”的效能开始逐渐用尽,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标志、以国家主导经济的新帝国主义经济开始进入垂死状态,历史以越来越短的周期进入一个新的战国时代。
      为什么呢?自成功策动了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反革命政变以来,全世界范围的私有化进一步深化。为了掩盖阶级矛盾,转移社会不公的矛盾,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国家主义、新民族主义、甚至文化差异主义和早已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差异主义浪潮,由此世界进入一个“各自为战”的新战国时代(现在知道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的道理了吧?)。
      列宁早就指出——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必然导致战争,导致破坏和杀戮。现在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比皆是,如货币战、贸易战、市场争夺战、资源争夺战、资本争夺战、人才争夺战、文化战、新闻战、信息战、舆论战、转基因战、疫苗战、“知识产权”战等等,无处不在;有硝烟的战争也早已打响,如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反恐”战争、“民主”战争、“人权”战争等等,不一而足。“帝国主义必然导致战争,导致破坏和杀戮”,现在那么多的新兴帝国的出现、、、呵呵!、、、新的战国时代、、、全世界无产阶级(99%)再不觉醒,就等着瞧吧!马克思早已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美国的军工大亨正是如此)”。
      历史的事实早已证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99%)及其全人类的毒药!!!全世界无产阶级(99%)如果再不团结一致,为真理而战!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而战!为全人类的幸福未来而战!就必然成为各国资产阶级及其帝国主义的牺牲品(第二国际的悲剧就是血的教训)。
      上面写顺了,随着逻辑而去(这个逻辑已被历史多次证明过),现在我们来证明“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反效率。要证明它的反效率,得先说明它为什么曾经有效(如希特勒新政、罗斯福新政等);要说明它曾经有效,得先说明它征对的那个特定事物。
      前面说过,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最重要的商品。货币商品以其它商品所不同的是,它能“自我生长”,当然也会“自我反生长”。这话听起来玄乎,请听我慢慢道来。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商业银行的着用,每新增一个单位的货币存款,银行家就要马上把它贷出去,否则两头的利息损失可就亏大了。拿到贷款的一方,除了商业买卖以外(其中包括卖方货款),也会及时把钱(货币)存到银行里去,否则也是两头的利息损失。这样往来循环,银行账面上的存贷款是不是无形之中“生长”出好多倍来了。
      这就是所谓由银行引起的货币的乘数效应,我把它称之为——货币的静态乘数效应;另有一种是由货币的换手速率造成的“自我生长”,我把它称之为——货币的动态乘数效应;还有一种更恐怖的是由“无中生有”造成的“自我生长”,我把它称为——货币的虚设乘数效应。
      货币的静态乘数效应,是萨谬尔森发现的(为此他还获得了若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这个发现很客观真实,所以这里采纳。
      货币的动态乘数效应(这可是我发现的哦,我的经济学奖谁给?),它属于市场交易速率(货币换手率)效应。即在一个统计期内,交易次数越多,货币换手也越多,单位时间内的货币总额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以商业企业为例,假设这个商业企业期初有一万元的资本金,经过不停的多次买进卖出,到期末结算为十万的营业额。这样通过货币和商品的不段来回换手,这一万的资本金,是不是在这个统计期内,撬动了十万的商品和服务?这是不是资本金的一种乘数效应?是不是货币“自我生长”了?
      之所以说它是动态的,是因为它取决于货币换手的频率。频率越快,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我们看到,历史和现实中,市场活跃时,好像钱多得用不完,当萧条时,钱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在虚拟经济中最为明显),就是这个道理。
      货币的虚设乘数效应,是资本贪婪追逐利润的集中表现,也是金融危机的罪魁。银行融资本以存在静态乘数效应的风险,股市、期市、债券等虚拟市场,更是把这种乘数效应推向极致。
      由于股市、期市、债券等虚拟市场的运营和代理商是靠收取佣金来维持和赚取利润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不惜伪造事实,鼓噪“概念”、“预期”、“内幕”、“趋势”等等来推动增加交易的活跃程度,推高货币的动态乘数效应;不仅如此,他们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交易,还推出了投融交易比的“虚构资本金”交易,即以较小的资本金撬动一定比例的大的交易(如股市的融资融券、期市、债券等的投融交易比等)。这种以较小的资本金撬动大的交易的形式(这种现象在实体经济中被称为“赊购和赊账”),就必然形成了资本金(货币)的虚假“生长”,形成货币的假设乘数效应。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作为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的重要商品——货币的极端不稳定性,是由于资本意志的贪婪造成货币的各种乘数效应 ,这些乘数效应俱能“正生长”也能“反生长”。那么它又为什么会反“生长”的呢?待我慢慢道来——
      资本(包括货币资本)追逐利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的实用价值。实用价值的载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商品和服务, 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产、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劳动。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价值表现为工资,在资本那里表现为成本;社会总成本表现为社会总购买力,社会总购买力形成社会总需求,而那个“社会生产总值”形成社会总供给。看看吧!这个真实运行的实体经济链循环是及其严谨的。利润,在社会总购买力饱和状态下的经济社会里必然成为“多余”,这种“多余”就是所谓的“生产过剩”,包括劳动力“过剩”。所以在社会总购买力饱和的状态下,追逐利润无异于追逐泡沫,而泡沫迟早是会破的,这就是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规律。
      这就是1930年大萧条,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货币“反生长”,社会资本大缩水,社会可用资金严重短缺,造成失业严重,又促使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造成恶性循环。这时传统的资本主义已经死亡,新帝国主义时代由此诞生。
      这里要特别指出,在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里,“生产过剩(包括劳动力过剩)危机”的直观反摂是各种相应市场的不足,如产品和服务的“过剩”反摂的是销售(消费)市场的不足,劳动力“过剩”反摂的是投资市场的不足,投资“过剩”反摂的是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市场的不足等等,以此无限循环永远没个完、、、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帝国主义的逻辑。哈哈!资本追逐利润一天不停止,这个世界就一天不消停,直至把这个地球毁灭为止。
      (折回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调和理论,它并没有解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利润”的本质归属,没有解决资本的贪婪本性,没有解决货币的极端不稳定趋势。那么,“宏观经济学”为什么曾经有效?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要看它征对的那个特定事物。它征对的特定事物是什么呢?
      上面已经指出,由追逐利润产生“生产过剩”,由“生产过剩”折射“投资过剩”,由“投资过剩”引爆利润谎言,由利润谎言引爆信用危机(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由信用危机引爆金融危机,由金融危机引起货币“反生长”,至使“社会资本大缩水”,社会可用资金严重短缺,造成失业严重,又促使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由此又折射出相应市场的严重不足。
      为什么把“社会资本大缩水”打上引号?其实,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房屋还是那些房屋、机器还是那些机器、设施还是那些设施,这些实物性资产缩哪门子的“水”了?没有缩啊!不都是资本贪婪吹的吗?好了,实物性资产并没有真正“缩水”,失业的劳动力也并没有死光光,“生产过剩”的物品也没有完全耗尽,就只差“ 社会可用资金严重短缺”和新市场的开拓了。所以,“希特勒新政”、“罗斯福新政”和“日本军部新政”有了下手的余地(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学历史的都知道,这里不再叠述)。于是乎“宏观经济学”成了制造新帝国主义的推手,即由国家主导的私有制市场经济形态。它虽以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相去甚远,但是更俱侵略扩张性。
      新帝国主义时代为什么更具侵略扩张性?
      原始的和旧的帝国主义是遵从原始资本(王权也是一种资本)的意志,是赤裸裸的贪婪。这种赤裸裸的贪婪,不仅带来被剥削压迫人民的反抗,也会带来本国人民的反抗,所以形成不了国家意志。而由国家主导的宏观经济调控,就带有国家意志对资本运行安全和资本扩张的代理性质。因为在私有制国家里,资本运行的安全和资本扩张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统治政权)的安全。所以资本的贪婪被隐藏在“国家利益”之下,而“国家利益”一加鼓捣就成为新国家主义、新民族主义的代理,就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鼓动性,因此更具侵略性和扩张性。
      哈哈!现在看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真实了吧?资本贪婪绑架“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绑架国民意志。如果不是“轴心国”率先挑起侵略扩张的战争,美国或者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帝国也会进行这种侵略扩张的,这是隐藏在“国家利益”之下的资本意志的必然产物。可以想见,在新老帝国林立的今天和未来,呵呵!不敢去想、、、、、、
       现在折回来说“宏观经济学”的有效与无效,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开创了新帝国主义时代,说它无效也是因为它开创了新帝国主义时代。怎么讲?
      说它有效,是它的确在私有制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特定事件上避免了私有制的灭亡;说它无效,是它并没有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所有制)问题,没有解决货币的极端不稳定问题,没有解决“利润”的根本归属问题(因为利润除了剩余价值以外,组织效率和科技进步的效率始终存在着,所以“生产过剩”也始终存在着,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实物分配福利的科学依据。说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那是可兑现劳动和产品的各种已计入成本(能构成实际购买力)的“预提留基金”和储蓄的功劳,而不是什么超出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利润”。此是后话),没有解决资本的贪婪本性,没有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所以它还是反效率、反社会、反人类的经济模式,资本意志的本性就是证明。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无效和反效率?还在于它过分夸大了货币杠杆的无限可能性,违反了实体经济链的严谨逻辑和各种反摄市场的相对有限性逻辑。由此造成货币的极端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的更加混乱,造成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社会效益的反增长。
      什么是“实体经济链的严谨逻辑”?它是经济社会化运行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吻合性衔接。市场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是要靠相应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实际购买力来决定的,即各个环节的供给与需求(包括消费节余的劳动和产品)的相对饱和性同步链接。而不是主观地强迫一个市场的小供给去与吹大了的大需求链接,反之亦然,这种主观的“拉男配”必然造成人为的物价混乱和反效率。
      什么是“反摄市场”?它是标的市场的对应市场——在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里,“生产过剩(包括劳动力过剩)危机”的直观反摂是各种对应市场的不足,如产品和服务的“过剩”反摂的是销售(消费)市场的不足,劳动力“过剩”反摂的是投资市场的不足,投资“过剩”反摂的是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市场的不足等等,以此无限循环、无限扩张(这可是我发现的哦,我的经济学奖谁给?)。
      而“宏观经济学”的原理,正是征对这种“反摄市场”来的,是一种无限扩张的必然逻辑。然而,反摄市场也好,标的市场也罢,必定是有限的;市场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是要靠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实际实现价值来决定,靠实际事物(商品和服务)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来决定。除此的一切人为“拉动”,都必然造成新的“过剩”和相对应的“短缺”,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无效和反效率之所在。
       到这里,恐怖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及其帝新国主义经济反效率的逻辑,已经简述完毕,它的继续运行,只会有一个结果——毁灭地球和人类自身。

—————— 
 
       前面我们说过,规律是反复出现的循环过程,逻辑是因果关系的必然过程。逻辑包括规律,规律是逻辑因果关系相对封闭的循环过程,逻辑是线性的前进过程,改变了因,果的结果也随之改变。哈哈!地球还有救!人类还有救!这就是——消灭私有制这个“因”,建立公有制(全民所有制,以下同)这个“因”,就必然获得全人类幸福这个“果”。
     我们尊重一切差异和偏好,为此我们选择了社会化的生产和生活,因为社会化使我们每个人的特质都得到升华 ;我们珍爱自然,如同珍爱我们的生命,因为自然给了我们无尽的生命源泉。这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宗旨和归宿,她没有冷漠、没有剥夺、没有贪婪、更没有杀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方式的确立,首先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的社会化生活为前提的,即社会化劳动与社会化生活的对立统一;其次是基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与人的特质多样性的前提,即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
      一般人为了避开传统意义上的“自私人性”,在谈到公有制时,只讲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讲生活资料的公有制;有的又走极端,搞成“平均主义大锅饭”。其实,公有制的效率逻辑是相当严谨的科学, 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在叙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效率逻辑之前,我们先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态下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简单的表述——
      我们所讲的生活资料,并不是一般的生活消费品,而是具有“固定资产”性质的生活辅助用品,如住房、家私什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具等等。有人会问,这些东西都公有了我怎么用? 
      其实,很多事情一点就明,就是没人去点。如宾馆、旅社、公寓、宿舍等就是住房的参照品,还有专业人员服务,多方便啊!所有住房都公有了,都宾馆化、公寓化、宿舍化了,我们的生活不是更简洁方便了吗?用得着你操哪门子心去烦劳家务什么的,你会比专业人员干得更好吗?更用不着你操心攒钱买房还贷款什么的,多么轻松怡乐啊!
      吃饭问题食堂饭店有的是,连碗都不要你洗,还用得着你操心买菜做饭耽误功夫的烦心事做什么?你的厨艺能比得上专业厨师吗?再说了,食堂饭店可供选择的品种可是比你的小厨房丰富得多得多了。如果你想展示下自己的厨艺,也有专门的设施和材料供你选择和使用,不比你的小厨房方便吗?
      你想去哪,公交和公共“的士”有的是,要你烦心费力的学什么驾照、劳神专心驾驶和烦心找停车位做什么?你的驾驶技术能比得上专业驾驶人员吗?谁更安全便捷?不言而喻。当然你想玩把“飞车”,也有专门的场所让你去安全地体验。
      你不觉得这样的生活资料公有制是一种很方便、安全、轻松、怡乐、自由的生活方式吗?这可是连神仙都梦寐以求的生活啊!、、、当然这些都是要付钱的。那么你一次性购置这些私家辅助用品就不花钱吗?只不过私有制是一次性购置,而公有制则是用了才付费。哪种更方便高效?不言而喻。你何苦来要把自己捆绑在这一大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私有财富”上永远做奴隶呢?
      我们天天叫着要争自由,可自由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却不愿跨越这一步。这是为什么?是传统的私有制观念和被资本家利用的结果,使我们蒙蔽了双眼。所以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消除一切私有观念和消灭一切私有制度。
      其它的还有,如未成年人的养育和教育实行全托制了,有专业人员负责养育、教育、医疗和看护等,难道不比你做得更专业、更有效、更安全可靠吗?还要你烦心劳神地接送、照顾、操心安全、操心学习成绩、操心就业做什么? 还有老人、病人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负责照顾和治疗,要你劳心费力操心就医难、养老难做什么,你会比他们做得更专业、更有效、更好吗?
      经过以上的生活资料公有制,你不就从经济压力和家庭事务中彻底解放出来了吗?你的生活不就更便洁明快了吗?你不就真正成为一个自由人了吗?你的生产力不就得到大大的解放了吗?你不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吗?这只是说顺嘴了。其实,你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你对社会的劳动贡献也会更大,你的劳动所得也会更多,这其中也包括福利所得,这样你的生活也会更幸福怡乐。
      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真真正正的按劳分配;福利方面实行实实在在的按需分配,即全免费的——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全民的再教育、养老、医疗、保健(包括妇女的保育、生产、康复等)、公共卫生、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等。这里要特别声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存在失业,因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社会效益,是为了尊重自然和每个人的理性需求。即便就是出现职业不适宜的现象,也有免费(包食宿等)的再教育福利,职业转换和再就业就不存在问题。
      说到教育,除了根据社会需要外,尊重各个人的个性特长并使之发展为优势,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因为社会化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自然和每个人的各种优势,使之造福于社会和每个人自身。
      说到就业问题,社会主义不养懒汉,成年后(接受再教育者除外)只要不丧失劳动力,你就得就业,就得为社会做出劳动贡献,并领取相应的报酬(应该允许有一定的收入差距,才能体现按劳分配),你才能用你的这个报酬,去享受你支付得起的生活消费。因为社会主义鄙视不劳而获,那是一种社会氛围,懒汉就寸步难行,因此社会主义保障就业。
      说到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那更是只有公有制才是最实宜最肥沃的土壤。前面我们说到“社会化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自然和每个人的各种优势使之造福于社会和每个人自身”,因此只有在公有制社会里,人们才可以真正自由地选择职业并发挥自己的特长(保障就业不等于强行分配职业,因此职业性工资差异也是应该有所保留的,这种差异,应该由各自的供求关系来确定,而不是硬性规定,当然对特殊贡献者也应给予特殊奖励,这才是按劳分配的原则)。
      说到情感世界,由于没有了经济压力、没有了“财产”包袱、更没有了资本特权和政治特权。人们的情感世界才能真正的得以自由翱翔——
      你可以尽情地享受爱情,因为你不需要为制备几大件去劳神费力,你也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委身于你所不爱的人。因此你可以毫无顾忌地仅仅只为感情不合而分手,当然也可以仅仅只为一见钟情而结合。
      你可以尽情地享受天伦,因为你不需要为上有老下有小而感到任何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所以你可以尽情地去感受天伦的快乐和怡乐。
      你可以尽情地去享受友情,因为天下是一家,没有了任何“富贵”的分别,所以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关爱每一个人和被每个人所关爱,尽情地去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情感。
      你可以尽情地释放你所有的爱,因为你付出的爱不会受到伤害,所以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爱每一个人和事物,尽情地去享受大爱无疆的幸福境界。
      你可以尽情地去信仰能给你带来慰藉的一切事物和梦想,因为人也会有无奈的情怀,所以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信仰你梦想中的那个崇高,而不必去追究“山的那边是不是有神仙”。
      好了,再细致就是私人的事了,我们(社会)就无权干涉了。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是为人们创造这种连神仙都梦寐以求的人生状态和生活状态,从而为人类提供真正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越的物质条件。(我始终觉得“自由王国”这个词不是十分客观真实,我们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里,无限自由恐怕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所以我一直主张用“自在王国”来取代,即取“自觉自在”的含义。仅供讨论参考)。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是完全继承了资本主义的一切物质技术成果和思想意识等的全部客观现实存在。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会保留着资本主义的某些必要元素,如消费性(包括服务)事物的商品元素、消费性(包括服务)事物的市场交换元素、激励机制(工资)的劳动报酬性元素、劳动报酬(工资)的市场定价元素、对外贸易元素和国家机器元素等等。所以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工资)与按需分配(福利)并重的分配原则,并逐步过度到全元按需分配的大同世界。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还在于社会主义可以在局部地区和国家首先实现,并不段扩散之。而共产主义必须在世界大同(无国界、无阶级、无国家机器、无意识形态差异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效率逻辑——
     首先我们得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颠倒了的效率原则颠倒回来。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生产和消费,整个经济活动就是一个生产、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过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包括人和物的生产,以及人们用于生活的改善等等)。所以我们消费的事物必须能满足这些需要才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存在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消费品和服务之中,人们直接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服务体自身也是由消费来支持)的有效价值,构成整个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效用主体,效用主体的效能由“效用递减规律(如图AA)”决定。

      图AA、1线为坐标线,3线为数量线,曲线为效用趋势线,2线为效用黄金当量分割线,2线前的趋势线为正效用,2线上方三线交叉点为最佳效用当量点,2线之后的为负效用和反效用。
      效用递减规律表明,我们消费的每一个事物,都既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限量,不足则“欲罢不能”,过之则“反类其犬”。这就充分证明——使用价值的效率是由效用主体的有效利用程度来决定的,是一种既定的不饱和状态,无效利用(包括无效劳动、资产闲置等)和资源浪费就是反效率。
      我们知道(不知道的也可以感觉得到),我们每天吃再多的食物,都只能维持我们一天左右的“维持再生产”。这就说明,我们每天“维持再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元素(我们所消费的一切都是自然资源元素的提取物)是有一定周期性节律限量的,多余的部分都被当做无效利用被排泄和挥发掉了,有的被作为致病因素堆积在体内。这就是无效消费不仅浪费资源还危害健康的负效用和反效率之所在。
      所以我们看到,有效利用了的两个烤红薯的效能当量,并不比一顿大餐的利用价值少,相反大餐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带来“三高”危害健康,进一步浪费医疗资源。经过这个事例我们看到,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元素,以最合乎效能的那个消费当量,获取最适宜的消费功能效用,才是消费领域的效率宗旨和效率源泉,过了就成为浪费成为反效率,这个才是消费领域真正的效率原则。
      有了消费领域的效率原则,我们对生产领域的效率原则就好理解了。我们知道,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供我们“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包括用于生活的改善)”的消费品(产品和服务),所以生产的效用就是如何提供这种有效供给。
      我们知道,生产也是要消费(耗)自然(包括环境和时间)资源的,生产的效用包含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效能当中。如何以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费(耗),获取最大限度的生活(消费和辅助用品)和生产(包括生产自身的消费和辅助用品)所需的功能效用,就成为整个生产领域的效率宗旨和效率源泉,这个才是生产领域真正的效率原则。
      现在我们知道,在供给与需求即生产与消费环节中,存在着两个相应的效率原则,其中生产中的自消费环节同样遵从消费规律即消费效率原则。它们分别是——以最合乎效能的那个消费当量,获取最适宜的效用消费;以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费(耗),获取最大限度的有效供给。因此在不同的环节实用不同的效率原则,才能真正实现以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限度的实效性功能效用这个总效率原则。
      事实一再证明,我们能获取的自然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所以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和实效性生产,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必要前提。而不是为了“JDP”,无端的浪费和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这里要强调指出,人力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根据总效率原则,必然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为主,不可再生资源为辅,所以社会主义没有失业。这才是资源利用的效率原则。
      (请参看我的《也谈效率优先》——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7233871
      现在我们已经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颠倒了的几个效率原则颠倒了回来,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客观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经济奠定了逻辑主线。

      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为什么是反动的经济学,是因为他们是建立在主观假设基础上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物主义现实实在性基础上的经济学,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是真正科学的经济学。社会主义既然是继承了资本主义的一切现实基础,我们就得从现实出发,从总结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反效率的矛盾运动中汲取营养。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而由这个主要矛盾衍生出以下跟随矛盾——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的矛盾;资本贪婪与市场规律的矛盾;总产出与总收益的矛盾;市场扩张与资源限制的矛盾;资本贪婪与人类生存延续的矛盾,并由这些矛盾衍生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私有制——资本贪婪——利润反效率——货币乘数效应——反摄市场效应——资源限制。 
      好了,上面这些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除了资源限制外,都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必须实行公有(全民所有)制的客观依据。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其他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模式又是个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呢?其实一点就破。
      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继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物质技术基础,也必不可少的要保留消费性商品元素和相应市场元素,当然还有外贸元素。它的经济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大型综合企业的模式,只是这个企业囊括了所有的社会功能。
      我们知道,在企业内部存在着几个并行不悖的流程——1生产物流程;2生产工艺(设施)流程;3人员岗位流程;4物资损耗流程;5生产周期流程;6质量控制流程;7安全监控流程;8经营流程(即供销流程);9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流程;10内部服务流程;11辅助支持流程;12会计流程;13管理流程等等。其中,10内部服务流程和11辅助支持流程可以囊括了所有的社会功能。
      在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系统中,每个流程各工段的衔接以及流程与流程的衔接和流程之间各工段的衔接,都是相对饱和状态的有机链接。这些链接都是客观实物人事的有机链接,用得着市场化的货币链接吗?即便需要财务核算,那也是账面上的流水链接,用得着内部市场化横插一杆子吗?哪个傻B企业家会这么干?
      不难想见,这样一个严谨的经济系统,这样一个科学高效的系统,你怎么可以把它(“改革开放”)各个击破,搞“各自为战”的内部市场化?即便就是按现代企业制度,你也不能搞内部分割。用他妈极端不稳定不真实的货币(市场)来做系统链接?你他妈是真傻还是装傻?(想起这种傻B式的“改革开放”真是令人义愤填膺)。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经济,从根本上消灭了资本意志的贪婪,消灭了利润由私人占有的经济负效应,同时消灭了资本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包括原材料市场和生活辅助品市场),消灭了一切压在人们身上的“财富”梦幻和经济负担,彻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进而限制了货币的使用范围,维护了货币和物价的相对稳定,做到了经济真正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有人会用“改开”前的“公有制”的“大锅饭”“没有活力”来攻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确,我们得承认那时的社会主义,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上还不是完整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福利也不是完全无差别的福利,还没有真正实行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实行自由选择职业和居住(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居住和无差别的福利保障,是真正实现各尽所能的社会化效能的必要前提。以此同时,为保障社会职业的正常需要和调配,除保障性工资外,职业性差异工资切忌硬性规定并保持随行就市;当然,以此相应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应随行就市,以真正确保各相应职能的有效供给)。但是,哪已经做得比资本主义和特色道路更有效率得多得多了(有人估算在6倍以上,按这个估算的中国一直走下来,现在早超越美国了。邓三科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孽可谓滔天之至)。其实,社会主义的改革是自我完善的改革,而不是开倒车的私有化市场化,更不是“接轨(鬼)化”卖国化。
      有人会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也就没有发展。那好,让我们来看看“竞争”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有效竞争。我们都见过赛跑场上的竞争,那才叫有效竞争。有因为继承权(经济和政治)的就站到别人前面起跑的吗?有因为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就站到别人前面去的吗?没有!相反,由于弯道(客观)形成的差距,处在内道的还必须退到相应的起跑线。那么私有制消灭了继承权了吗?市场经济消灭了各种差异性了吗?资本主义的有效竞争在哪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恰恰是消灭了各种继承权和差异性,真正实现了有效竞争。
      有人会说,定型的企业只适于定型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没有活力。呵呵!我这可是综合企业吔!她几乎囊括了社会所有的企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定的哪门子型?再说了,各种流程系统既然是流程他就是流动性的,它不是活的是什么?企业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科学技术)研发不是更能结合实际,更俱适用性、科学性,及其推广应用不是更便捷高效了吗?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这是个综合性企业,它不存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对立,它的结构性调适(整)不是更便捷高效了吗?
      在一个完全的企业系统中,企业实际使用货币的地方只存在于工资和外购,收入也只存在于内部消费性市场和外销。前面我们说过,社会主义必然要保留外贸元素,这个外贸就相当于企业的经营流程(即供销流程)。所以企业对货币的使用范围是相当有限的,这就有效地避免了货币的极端不稳定性。
      说到发展问题,由于只存在消费性市场和有高福利保障,人们没必要储蓄了,这时就是企业的公集金和利润的功效了。这里要强调一点,在社会主义公有(全民所有)制里,不存在垄断利润。因为一切的利润都是全民的福利和发展基金,不存在资本家和少数人占有的可能性,因此不存在利润负效应。
      说到“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这是当时社会主义改造不彻底的产物(当然也因为当时的客观条件不成熟的原因)。现在有人用它来解释社会所需职业的多样性和独立职业的必要性,这是极其荒谬的教条主义。社会所需的理性、健康消费的产品和服务,都是这个社会必须给予提供的,哪怕它用量再小(如某些特殊医疗和用品),不存在什么“个体职业”和“自由职业(社会主义有的是自由选择职业)”,更不能把职业成分理解为“经济成分”。举个极端的例子,拾荒是废物利用造福人类的大善举,可你不能因此就保留个体拾荒者吧?当然,的确有一些职业是非“流水线”、非定量性的职业(如出租车),这个完全可以在保障性工资基础上实行计件工资制(其它以此类推)来应对,而不是把他个体化“自由化”。
      现在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模型,相当于一个大型综合企业的模型,它有效地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一切弊端,又保持了社会化的一切优势。因此,社会功能企业化,企业功能社会化,是融合了社会的集群优势和企业的整合优势的双优势模型。他具有超短距的统筹协调优势,利益一致性优势,协同合力性优势,有效竞争优势,激励机制选优性优势、利润福利化优势,消费性市场理性(可控)化优势,资源节约化优势,发展有序性优势等等。这样才能真正地彻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真正做到充分发挥自然和每个人的优势,才能真正做到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超越自己能力多得多的实惠和福利。
      我们说社会主义必然要过度到全员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社会主义是继承了资本主义的一切遗产的社会,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阶段实行一定范围的按劳分配是必不可少的过度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得视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程度和世界大同的进度而定。没有世界大同,就不可能有真真正正的共产主义。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倡议尽快重建无产阶级政党和国际大联盟,以推动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救人类救地球于水火,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好了,本文“经济基础与经济方式的逻辑”就此打住,还请同志们批评批判。意见建议请发至——,批判辩论请在以下地址我便宜回复——

      (下文主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即政治和文化的逻辑,待续。欢迎转载,欢迎广泛传播,欢迎翻译向全世界传播。谢谢!)

一,关于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的呼议书

二,用真理之光照亮未来——
经济基础与经济方式的逻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 
阶级斗争与白色恐怖的逻辑——
 
 三 ,重建无产阶级政党既国际联盟共同宣言(征求意见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9 13:30:50编辑过]
-------------------------------------------
虚谷鬼才
2013/6/19 13:26:14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讨论](征求意见稿 )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24.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