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敢问天下,谁能回答我的问题?
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一、主客观与内外因的关系。 (一)、客观决定主观是有条件的,即人这个事物必须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否则,无论怎样的客观,绝对不会使人形成主观。比如石头不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所以,石头无论如何也绝对不会形成“主观”来。而人就因为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这个前提基础上,才是客观决定主观。而所谓客观决定主观,是指人具有形成主观前提基础上,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主观——是善良还是丑恶、是高尚还是低俗、是自私还是为公、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一定的客观环境决定的。离开这个前提,客观绝对决定不了人是否能够形成主观。这样分析对吗
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二)、事物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使事物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使事物变化的第二位原因。所谓变化的根据,就是指事物具有某种变化的性质,比如鸡蛋具有变成小鸡的性质,就是鸡蛋能够变成小鸡的根据。但是当鸡蛋具有变成小鸡的根据——即性质后,其是否能够变成小鸡,决定的是外因,即一定条件——适宜的温度。 如果这样分析成立,是否可以这样说:外因决定内因呢?因为外因决定内因是有条件的,是事物在其具有的性质基础上的外因决定内因。这与客观决定主观,是人这个事物具有形成主观的性质基础上的客观决定主观,不是一个道理吗?这样分析对吗?
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三)、主观与客观是否属于事物的内因与外因关系?人这个事物的“主观”是人所处的客观外界事物作用到人脑,经过人脑思维形成的东西——或概念或理论乃是思想、道德、精神、信仰等,总之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如果说事物通过思维形成的东西叫主观,那么海豚、大象、猴子等经过训练,表演各种节目,甚至公猴王死后,母猴为之跳海殉情,子猴死了,母猴依然拽着不放手,大象迂回攻击人等,是不是思维的产物?但是这能否叫动物的“主观”呢?没有听说过。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将海豚、大象、猴子等思维形成的东西,叫做事物的内因,即他们具有形成一定思维的性质,其思维后形成的东西,我们也只能叫做其具有的内因。而人对这些动物的训练等则是外因。是一定的外因决定其形成一定的思维。
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如果这样分析成立,人这个事物思维形成的主观,不也是内因吗?而造成人形成具体的主观内容的客观不是外因吗?比如教育学生,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特点——即具有的性质,进行了解:诸如爱好文学,还是数学、音乐、体育等,然后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其特点得到很好发挥。学生的爱好文学,还是数学、音乐、体育等,是不是其内因,对其进行的“因材施教”是不是外因?新中国之初将妓女改造成正常人,将极其顽固的日本战犯改造成痛哭流涕谢罪的新人,是不是其内因发生了变化?所谓其内因发生变化,实际就是其主观发生了变化。而导致其内因或主观发生变化的是共产党对他们教育——这个外因起的作用。
以下引用赵维龙于2013-3-8 15:42:24的发言: 所以人的主观属于事物内因,客观属于事物外因。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只能用于人类,余者不行,一切事物皆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于人类,应该用客观与主观关系表述时,则用该种关系表述,应该用内因与外因关系表述时,则用此关系表述。 总之,无论是客观决定主观,还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其共同点都是:事物内因的任何变化都是具有其性质基础上的外因决定。这样的结论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