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历史的反思 8 沉痛悼念魏巍同志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201
 帖子主题:沉痛悼念魏巍同志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沉痛悼念魏巍同志




全国各地的同志们!

我们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告诉大家,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民作家、坚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诚战士、诗人魏巍同志,于8月24日1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魏巍同志在重病期间,多次嘱托说:“不要告诉大家,让大家安心工作。”他在和疾病作斗争的日子里,仍然把党和国家的命运放在自己的心中,思考着、战斗着。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校阅出版了自己的两部新著——《新雨丝》、《四行日记》,还写下多篇时评杂文。在病榻前,放有各种书籍和资料,只要有点精力,他就孜孜不倦地看起来。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他反复阅读,深入思考。记述党在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的各种出版物,他一面浏览,一面写下眉批。他把中国革命历史和现实问题紧紧相对照,提出了坚持革命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最珍贵的战斗武器。

今年春天,南方有家报纸攻击南街村,魏巍同志在病房里读到这份材料,仅用三天时间,写出了长篇快板诗《学习南街村,热爱南街村,保卫南街村》,并亲自向来访者朗读。他辛辣地讥讽这家报纸是“放屁报”,一时在读者中传为佳话。

魏巍同志还将病房作为和来访者交换思想的场地。凡是来访者,他都给以热情接待。即使到后期,他体力不支,躺在躺椅上,也要侃侃而谈。有时,遇上知己的战友,他插着氧气管,也要把他心中的话讲出来。“七一”前夕,行动不便的郑天翔同志,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医院看望他,给他写下一首勉慰诗:“战云压城战士稀,为何众星早离去?你身寄托人民望,咬紧牙关硬坚持。”还附言说:“老友祝你战胜病魔。”魏巍和诗说:“战云压城战士稀,喜看新星已崛起。大地思潮终涌动,中华山花烂漫时。”表现了两位革命老人之间深厚情谊和对革命的殷切希望。

魏巍同志在重病期间,也说过:“毛主席晚年也多次谈到人的死。”意思是唯物主义者是不怕死的。但是,一想到人民的需要,一想到未竟的事业,不免流露一丝生的渴望。他如同鲁迅一样,给家属、子女留下宝贵的遗训,谈到如何对待历史、对待领袖、对待叛徒、对待共产党员、对待人生。这“五对待”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如何对待历史,他说: 历史从来是在动乱和战乱中前行的。

首都青年举行了魏巍新著研讨会,会后出版了《青松与青年》一书。魏巍同志接到这本书,决定要看一看。但他被病魔死死地缠绕着,但只要稍一清醒,老人家便艰难地阅读。好多青年来医院看望他,他感激地说:谢谢青年同志们,向全国青年致谢、问好!

他也说:“我得病,敌人听了会高兴的。”现在他逝世了,敌人是会窃喜,但是魏巍还说过:“对于革命事业,人民自有主张。”

魏巍是一位人民作家,是一位战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理论功底,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一生写下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建立的丰功伟业,同时也创作了一大批针砭时弊、入木三分的檄文,令革命者为之振奋!

为了悼念我们尊敬和爱戴的魏巍同志,我们提出:

(一)乌有之乡书社和“毛泽东旗帜网站”共同为广大读者和网友开设了魏巍同志灵堂,供读者、网友前来吊唁,灵堂设在“毛泽东旗帜网站”(东城区南河沿大街86号紫金宫501室)。
(二)魏巍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初步定于8月30日在八宝山举行,具体地点和时间尚待确定,确定之后将在网上公布。大家可打电话010-65280998或010-65239475咨询。
(三)各地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召开各种会议,悼念、追思魏巍同志。
(四)组织起来,学习魏巍同志的著作。
(五)写悼念、追思、学习的文章,在当地广为宣传。

魏巍同志追思委员会 
2008年8月25日



-------------------------------------------
实言
2008/8/26 14:07:57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沉痛悼念魏巍同志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08.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