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第一个来访的华侨女记者黄薇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419
 帖子主题: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第一个来访的华侨女记者黄薇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第一个来访的华侨女记者黄薇            
                          文/申春
        我编的已故诗人高敏夫1938年赴敌后抗日根据地采访实剥战地日记中,有从新加坡归国投身抗战的华侨女记者黄薇的记述,经多方打听寻找,终于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宿舍楼见到了已84岁高龄的黄微老人。她精神矍舒,热情待人。我以《战地日记》相赠,引起她对往事深清的回忆。从谈话中,我得知她不同寻常的生涯。抗日战争中,她冒着生命危险,是第一个奔赴徐州前线采访的华侨女记者;她也是第一个到延安采访的华侨记者,时间是1938年。不久,她又奔赴晋察冀抗日前线。她经历过太多艰险,显示出一个华侨女记者非凡的勇气和才能,为我党新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仅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与她不同寻常的会见记述如下。
        延安,是黄薇向往的革命圣地。1938年5月,她从徐州前线随军突围后撤退到武汉,当即决定到延安去。在武汉
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她随世界学生联合会代表团一起奔赴延安。她乘汽车经过3天的行程抵达延安。她呼吸到陕
北漠野的新鲜空气,对她来说,延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却是一个新的大地,她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天,延安各界为欢迎“世界学联代表团”举行几千人参加的联欢晚会。黄薇也应邀参加了。会场那激昂、动听的抗战歌声,尤其是“鲁艺”和“抗大”同学拉歌的欢呼声和掌声深深地打动了黄薇的心。这时,黄薇见到一位身材魁梧、穿一件灰色中山服的领导,正在和走在一旁的系一白毛巾的老人边走边谈,然后在黄薇后排坐下。不一会儿,他主动同黄薇打招呼:“你是黄薇小姐吗?”黄答,“是”。随即他亲切地同黄薇握手。作为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留给黄薇的印象是美好的,她觉得毛泽东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她到延安后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黄薇在延安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参观访问,她先后参观了抗大、陕北公学、马列主义学院、鲁艺,还有解放日报社、边区银行、医院等,这些单位大多设在窑洞里,虽说条件很差,但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好,很文明,爱国热情高。黄薇被延安的一切吸引住了:她感到延安像一个革命大家庭,又是一座革命大熔炉。
        这期间,黄薇还有幸亲自聆听过毛泽东主席的报告。她清晰地记得,会场是设在能容纳上千人的广场上,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杯茶水和一个烟灰缸。那天,毛主席穿了一身旧制服站在那里作报告,他一手叉着腰,一手比划着,还不时抽烟。阻浓重的湘音让黄薇很难听清听懂,讲得快时,她记大意,当讲得慢时,她全能记录下来。在黄薇的记忆里,毛泽东作报告喜爱引经据典,且出语生动、幽默、风趣,不时听到阵阵笑声。那天,虽说天气十分炎热,黄薇却听得特别认真,她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作记录。
      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黄薇接到延安交际处的通知,说毛泽东主席要接见到延安访问的记者,时间是当天晚上12时。开始,黄薇对这安排不理解,后来她了解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都习惯夜间办公,他们为国为民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工作。
      当晚11时半过后,一个战士提着马灯到黄薇住的旅社来,接她和广西《救亡日报》记者叶文津、新加坡《南洋商报》记者胡守愚一起走到一个窑洞里,毛泽东起身和黄薇等一一握手,并招呼坐下后,毛泽东说:“延安这地方很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国民党的阻挠,到这儿来困难很多,你们华侨记者从新加坡到这里来,更是难能可贵。”
      黄薇首先向毛泽东主席介绍海外华侨热爱祖国,节衣缩食热情支援祖国抗战的情况,毛泽东主席连连点头表示赞许。毛主席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全面深刻分析了抗战形势,展望战争的前景,使黄薇深受启发和鼓舞,也使她充满抗
战必胜的信心。毛泽东这次同她不寻常的会见,奠定了她想留在延安工作和加入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几天后,毛泽东还设宴款待了黄薇等记者,毛泽东说:“今天请你们几位记者吃一顿便饭,可以随便谈谈。”席间,毛泽东边吃边和大家交谈,他从政治。军事。文艺到延安的风土民情都谈到了。在黄薇的眼中,毛泽东无愧于一个知识渊博、记忆惊人的伟大领袖人物。他态度随和,平易近人,说话风趣幽默。当话题涉及到东南亚华侨和湖南人一样大都爱吃辣椒时,黄薇好奇地问毛主席:“听说您吃西瓜也要沾点辣椒,是这样吗?”毛主席笑了笑说:“有时是这样。”
        席间,毛主席还关切地询问黄薇到延安后的观感和印象,生活习惯不习惯。黄薇向毛泽东谈了她对延安印象最深刻最美好的感受,她还向毛泽东表明自己很愿意留在延安工作的意向。毛泽东说:“我已经听说过你的这个愿望,但我认为你还是做新闻记者为好,当记者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一种学习,你作为一个华侨记者,可以把你目睹战争的真相和所见所闻,向海外华侨宣传报道,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全民抗战的情况,以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毛泽东接着对黄薇说:“最近,陕甘宁边区各界,要组织一个参观访问团,到晋察冀边区去,你们几位可同他们一起去,看看敌人后方的抗日工作。”
        毛泽东这番话使黄薇受到巨大鼓舞,她觉得是对她政治上的关怀,她欣然表示同意毛主席的意见。
        1938年8月25日,黄薇离开了延安,她随陕甘宁边区参观团一道,踏上了晋察冀敌后的征途。
        我敬佩的黄薇同志于2000年3月16日在北京辞世享年 88岁。

-------------------------------------------
2004/2/27 12:34:22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第一个来访的华侨女记者黄薇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74.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