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听西柏坡的亲戚讲毛主席的故事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447
 帖子主题:听西柏坡的亲戚讲毛主席的故事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听西柏坡的亲戚讲毛主席的故事
                              文/杨润身
        我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参加抗日的小八路。在党的哺育下,我成为一名作家。我是电影《白毛女》的编剧之一,后来又是《探亲记》的编剧,离休前担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这话一点不掺假。我心里总在唱响那首人民心中永不消失的歌,这要导源于红色圣地西柏坡。西柏坡对我是那样神圣,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系在我的心中,只要闪过,头脑就感到清新,胸怀就感到宽阔,脚步就迈得轻省。
        我老家在平山县温塘镇北马冢村,和西柏坡村只有一山之隔。我岳父就是西柏坡村人。西柏坡有我多家亲戚,常
听这些亲戚讲述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故事。
            阎九林老叔讲毛主席拜他为师
       新中国诞生之后,我喜坐阎九林老叔的炕头。老叔在硝烟弥漫中与我的父亲结拜兄弟。我与老叔的亲近就如同跟
我的父亲。那次他先惬意地讲他怎样宴请朱总司令,接着便自豪地述说毛泽东朝他拜师。
      那是南瓜开始探蔓的时候,一天下午,云淡风轻,老叔独自在园田里聚精会神地培育南瓜秧苗。晚饭后散步的毛
泽东突然站立在他的面前。惊喜得他如同耳闻一声春雷,他忘记向毛泽东问好。旧社会,他祖辈父辈用生命换来的
财富多半落人富人手里,住不得温,食不得饱,穿不得暖,又没有避开国民党的监牢。自打他心里有了朱、毛红军,才意识到他是个人。他已看到朱德、周恩来的质朴,还未目睹毛泽东的平易。“哈哈,西柏坡,大都姓阎王爷的阎,你也和阎王爷是一家吧?”毛泽东主动与老叔搭讪,平易,亲切而又风趣。
       老叔惊喜难抑,等毛泽东再与他平易、亲切一番之后,他开始习惯地挺一挺胸膛,晃一晃膀子,自豪地但却文不对题地启齿:“我阎九林很不简单!”“你阎九林的确很不简单,瞧你培育的瓜秧多么肥壮!”毛泽东笑呵呵地赞扬着老叔,伸手拉一拉老叔,同老叔一起蹲下说起了家常,还要过老叔的小锄,要跟老叔学习培育瓜秧:“老阎啊,我们不能只动口不动手。请您允许我拜您为师,跟您学徒,您教会我如何栽培瓜秧好吗?”老叔竟然心血来潮,忘记毛泽东是党的领袖,他崇敬的伟人,竞然毫不谦辞地应诺为毛主席做师,应得痛快淋漓:“主席,成!成!”毛泽东只让老叔动口不动手。老叔吩咐毛泽东将一株疯长的瓜蔓拧两遭再压人坑内,毛泽东害怕瓜秧受损,一拧未拧埋进坑里。老叔不禁发火:“不拧它两遭埋下就会长疯不给结瓜!知道不知道?……”老叔很快意识到自己走火,迅疾停顿。毛泽东更加平易、亲切:“说嘛,说嘛!”“我脾气不好。”“没有关系,严师出高徒嘛!……”
       午时,嫂子在炕上放妥饭桌,老叔从墙堂里取出一瓶红枣老酒,再从柜底取出一张略小于手掌大的照片,照片微黄;而我一眼看真,我凝神屏息。    
    “润身,这是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送我的毛主席的照片。”老叔在炕边坐下,一字一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毛主席在陕北准备东渡黄河,朝我们这里转移,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了,我们要往白毛女的故乡去了,是这时候照下的照片。我的日子不多了,你把照片收藏起来。你看毛主席多么慈祥,多么亲切!”
        我郑重地向父亲般的老叔连敬三杯红枣老酒,愉悦地接过我梦寐以求的毛泽东的照片。翌日早晨,老叔还未起床,我步人西柏坡纪念馆一侧的柏林散步,健步登上顶峰,昂首面向灿烂的朝阳,纵情歌唱乡亲们心上之试。从此,仿佛是一条红线将我梦寐以求的照片和我纵情歌唱的歌拴连在一起:照片放于笔记本内,歌存于心底,我只要独自看到照片,就要哼唱三句五句。
    毛主席房东阎兰香讲他的
        “两个念念不忘”
        我万万料想不到,因为说实话,我在反右倾运动中遭遇批判:“文革”开始,江青在首都千人大会上对我点名,说我写的颂扬革命情谊的电影《探亲记》修到家了,不仅令我家破人散,还要朝我心上猛击一掌。一天,戴红袖章的男女从牛棚中将我揪出,押我回到寒舍,查抄我的存款。我的幸福观中没有金钱,所得奖金。稿费大部交了党费。失望到家的戴红袖章的男女还不罢休,搜出我参与编剧的电影《白毛女》获得的金质奖章,和在红色圣地拿到的毛泽东的照片。
      “文革”结束,我只收回金质奖章,未能再见到与我心底之歌牵在一起的照片。我一告别牛棚,便迫不及待地赴西柏坡探亲,先在拷栳台村停步,看望毛泽东的房东阎兰香,顺便再向他讨要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国家修建岗南水库,阎兰香献出自己的老井热土,带领一家人搬迁到栲栳台村重建家园。阎兰香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我说起他的“两个念念不忘”。他说,党中央进驻西柏坡的初秋,傍晚,正在稻田里薅稻莠的阎兰香猛然抬头,笑逐颜开。晚饭后散步的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顺着田埂朝他走来。毛泽东和悦、亲切地向阎兰香问好,热忱地建议阎兰香将播种改为插秧,
可使水稻提高产量。阎兰香首次与毛泽东相遇,面对毛泽东的和悦、亲切,忽然忘记他心目中英明。伟大的领袖,等毛泽东一停口,朝毛泽东大迈一步,竟然朝毛泽东发火:“毛主席,我很有意见!”“好哇,有意见就讲,是对我毛泽东有意见吗?”毛泽东越发和悦、亲切。
      阎兰香好大的嗓门:“我叫阎兰香,我是你的房东,号房的同志对我保密,不给我交待清楚,我要是知道你住我简陋的平房土屋,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它修整得好一点儿才让你住,它太寒掺了!”“阎兰香,请你原谅我没有尽早去看望你。”毛泽东做过自我批评,然后说:“不能‘砸锅卖铁’,你阎兰香住得,我毛泽东也住得。”他递给阎兰香一根纸烟,又说:“阎兰香,你把你的住房让给了我,你住到了什么地方,住得好吗?”阎兰香赶紧说:“我两处房子,我住的离你不远,我住的比你住的好。……”阎兰香话如流水,滔滔不绝。
        让阎兰香更加念念不忘的是毛主席中秋节送梨。中秋节下午,阎兰香拿起镰刀扁担,准备下田收割稻谷,关着的院门忽然被人推开,是毛泽东身边的一位战士挑来两筐鸭梨。阎兰香心里猛然一颤,黄黑的面孔变得通红。他让给毛泽东居住的小院中有一棵梨树。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把心操碎,还抽暇为梨树浇水、施肥、除虫,鸭梨丰收,毛泽东一个不留,全部给他送来。    
       “这梨只能让毛主席吃,我一个不收!”阎兰香焦急得双手舞动。
        “阎大伯,你知道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请你把鸭梨收下来。”战士平静地说。
          阎兰香继续吵嚷一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吃群众一瓜一果,自己劳动来的,也‘纪律’也‘注意’,叫我阎兰香吃得下不?嗯?”
    “毛主席派我把梨给你送来,我只能服从命令听指挥。”战士倒下梨跑走了。
      我没有想到这次未能再见到阎兰香,他因病辞世。接待我的是阎兰香的大儿子阎文吉。阎文古对我直截了当:“叔,我爹咽气前嘱咐过我,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毛主席的照片!”
        远房妻妹阎俊叶讲她
   给毛主席补过两件旧军衣
        我当天即赶到西柏坡,见到了阎俊叶,我想向她要一张毛主席的照片。阎俊叶是我的一个远房妻妹。她曾经讲过与毛泽东的情谊。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过,一天午饭后,毛泽东的一位警卫战士给阎俊叶拿来两件毛泽东的旧军衣,请阎俊叶缝补。旧日的饥寒,土改后的温暖,使阎俊叶好不动情:“我的天啊,毛主席很快要住北京去了,还要缝补
从延安带来的衣服?!”她认真地为毛主席缝补好衣服。战士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要给阎俊叶留下可买2升小米的手工钱。阎俊叶坚决地谢绝,战士再奉毛泽东的指示,给阎俊叶送来毛泽东保存着可做鞋底用的几片碎布,请阎俊叶收下。阎俊叶将碎布收留下来。
        我又未能如愿。阎俊叶告诉我说,她通过一个警卫战士,向毛泽东要了一张穿补丁衣服的照片,可是叫她的姐夫“偷”跑了。
        照片虽然一去不归,歌还在我的心底,红色圣地西柏坡照旧是我力量的源泉。

-------------------------------------------
2004/2/27 12:25:20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听西柏坡的亲戚讲毛主席的故事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46.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