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61
 帖子主题: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座》之十三
                        文/吴雄丞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既不是仅仅出于痛恨资本主义现实的道德义愤,也不是单纯源于向往社会主义未来的美好愿望,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这一理论有两个重要基点:一是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二是无产阶级的地位和阶级本性,决定了它是实现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一历史使命的承担者,这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规律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里,虽然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相对稳定甚至快速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V列宁选集》第2卷第687页)
    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更替,无不经过长期艰巨曲折的斗争;每一种新兴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是在长期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优越性和长期性、曲折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一百三十多年前,马克思在为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而写的《法兰西内战》一书及其初稿中,曾经以天才的科学预言,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的根源。“工人阶级并没有期望公社做出奇迹。他们不是要凭一纸人民法令去推行什么现成的乌托邦。他们知道,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然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公社并不取消阶级斗争,工人阶级正是通过阶级斗争致力于消灭一切阶级,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工人阶级知道,他们必须经历阶级斗争的几个不同阶段。他们知道,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他们不仅需要改变分配,而且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或者勿宁说是使目前(现代工业所造成的)有组织的劳动中存在着的各种生产社会形式摆脱掉(解除掉)奴役的锁链和它们的目前的阶级性质,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范围内进行协调的合作。他们知道,这一革新的事业将不断地受到各种既得利益和阶级自.私心理的抗拒,因而被延缓、被阻挠。他们知道,目前‘资本和地产的自然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才能被‘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 60、98—99页)
    回顾和总结《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正是社会主义变革的性质、任务、条件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第一,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无不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反复曲折的斗争。四大文明古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大体经历了两千年之久。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在印度经历了长达700年的时间,中国也经历了几百年。资本主义制度从最初萌芽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代替封建主义制度,大约经历了500年漫长岁月。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  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即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从初步建立到基本巩固,就经历了235年之久,其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进行过多少次血与火的反复较量!社会主义变革是比以往一切社会更替更加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是用一种私有制与剥削压迫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与剥削压迫形式,而是以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变革,它要求与传统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不能不是一个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破坏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双重任务。首先要通过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但是取得政权也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此后的历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要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粉碎他们的反抗和妄图夺回自己的天堂的复辟活动;我们要集中力量组织经济建设,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社会;我们要建立新的生产组织和社会自治形式,实行新的分配原则和方式,实现社会的真正自由、平等、公正、幸福,为进入人类崇高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准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必然将是一个包括若干发展阶段的漫长的进程,势必会发生一系列高潮和低潮的曲折变化。
    第三,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是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差,起点低。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会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但历史实践的结果却是在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各种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首先取得突破。这些国家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必然会更加艰巨复杂。正像列宁说过的“开头容易,继续困难”,因而必将遇到更多更猛的惊涛骇浪,越过更难更险的崎岖坎坷,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和代价,需要经过更长得多的时间。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毛泽东就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毛泽东著作选读好册,第768—769页)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又反复强调,“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从而取得经验,取得最后的胜利。由这点出发,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同上书第827、829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中国国情,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指出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第四,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胜利以后,资本主义依然占据着主要阵地,并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国际资产阶级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其经济政治体制均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处与较量中,资本主义世界在各方面的实力都处于明显优势地位。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国际力量组合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北强南弱。西强东弱的基本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资本的贪婪本性和霸权野心,决定了国际资本主义总是亡社会主义之心不死。当他们采取武力手段屡次以失败而告终之后,就转而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妄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结局。社会主义国家在同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合作,经贸往来,吸取其技术、资本。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要警惕和反对西方国家的干涉、颠覆和渗透。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较量和斗争,依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治图谋,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必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第五,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而艰难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方案和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但是具体的路子怎么走法,只能通过各国人民的自愿选择,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这种探索也带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因为既然是探索,就会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会取得辉煌成绩,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两方面总是相互伴随和交织着的。特别是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新社会制度发展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很不完善与成熟,新社会借以巩固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都很不充分。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曾经急于求成、盲目求纯、超越阶段,这类错误,给发展经济、发扬民主、执政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挫折,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们的错误和体制的弊端,往往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渲染夸大、恶意中伤,致使社会主义一时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要敢于直率地承认过去和现在确实有许多失策和错误,又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努力纠正错误。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结合得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在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回顾八十多年来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历程,既有凯歌挺进的年代,也有步履维艰的岁月,高潮与低潮交错,喜悦与悲痛杂陈,构成了社会主义在曲折迂回中前进的真实画卷。那种以为社会主义事业会一帆风顺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十分幼稚和有害的。无数铁的事实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一时的倒退现象改变不了历史的大趋势。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曲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能认真地对待。这种前进中的曲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我们共产党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长期的思想准备。如果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像躺在天鹅绒的床垫上那么舒坦轻柔,那还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
    我想引用三段列宁说的精彩生动又富有激情的话作为这一讲的结束:
    “我再说一遍,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不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拉着车子前进,上山,而不让车子后退滚下山来。”《列宁全集》第34卷第472页)
    “在这样崭新、艰难和伟大的事业中,缺点、错误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观失望或者张皇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列宁选集》第4卷,第130页)
    “不论革命有多大的困难和可能遭到何种暂时的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汹涌,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列宁全集》第  29卷,第  475页)


-------------------------------------------
2004/2/27 11:53:53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76.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