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哑女画家和助她出道的长者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86
 帖子主题:哑女画家和助她出道的长者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哑女画家和助她出道的长者
                          文/子木
  回故乡慈利县参加母校校庆,县中朋友吴扬德、杜汉中来看我,同时带来一叠画,让我鉴赏,说是出自一个农村哑女之手。我不大懂画,但听说是哑女所作,便好奇地一张张展开来看。画作多为花鸟。从用笔、着色、构图上看,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像是初出道者。有的画透出几分灵气,颇耐品味。人道聋哑人多内秀,这又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
    哑女的名字就有一个“秀”字:田炎秀。
    两位朋友提议:陪我一起去哑女家看看。她家在离县城约15公里的汪家桥,前临山冲和一条清澈的小溪;后依山坡,满坡青松叠翠;屋旁栽几棵芭蕉、橘子树和脐橙树;一株茁壮的桂花树当门喷香。山水人眼,木叶绕檐,本身就是一幅画。从“师造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陶冶艺术性灵的好环境。说来也是天性使然,哑女从小爱画,爱到人迷的程度。小时候无纸无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用手指蘸水在石板上和桌面上画,用木炭在自家板壁上画,以至满壁涂鸦。放牛,洗衣,烧火,她随时随地都会过她的画瘾。她做农活,做家务事,都很勤快,所以,家人也不责怪。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无师自通的画画哑女成了乡里的小名人。妇女们纷纷找上门来求她画鞋垫图样,她有求必应,画画的兴趣和技巧也益发增进。     
     但无师自通毕竟是个夸张的说法。因为家贫,她没上过一大学。不论是师从画家,还是从画册和画论上借鉴他人的经验,都谈不上,作画难免稚拙。事情传到两位离退休干部吴扬德和肖高键耳里,惜才心驱使他俩来到哑女家访问。进屋一看,不由得心里一沉:三间农舍狭窄而简陋,一家四口,日子都过得够艰难的,更莫说有一间画室。可她竟然画兴不减,作画不辍。两位老者翻看着她那些习作,越看越为之肠热心动。那是她为买画画工具而不惜省吃俭用,呕出来的一颗痴心啊!回到县城,他俩即将所见所闻告诉爱好书画的一些朋友:袁汉良、施大津、陈杰、汪如俊。朋友们听了,一致同意献爱心。或手把手教她画画;或掏腰包给她买画册和文房四宝;或带她去长沙为她治耳病,为她申请助听器;又凑钱并各处募捐,筹得1万多元,为她装修了一间敞亮的画室。我在画室和堂屋里测览,但见四壁生辉,悬挂着她自画自裱的画卷,透着浓郁的村野气息。那年10月的一天,他们郑重其事地为哑女举办了一个拜师会,并在她积累相当数量又有观赏价值的画作之后,在县城为她张罗了一次义卖活动。老吴告诉我,他还打算在游客汇聚的风景胜地武陵源为她办一次画展。我在县里和他相处的那几天,他走到哪里,都不忘为哑女宣传。哑女的事,他们只当是自己的事。哑女的成就和荣誉,也只当是他们自己的成就和荣誉。当哑女的画《故乡小溪》在天津市残疾人艺术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自强者的风采”展览中获奖,哑女被张家界市美术家协会吸收人会时,这些热心肠的长者都欣慰不已。
    哑女的画要登大雅之堂,或许还要走很长的路,但她的执著和自强精神,确值得为之掏心掏肺。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加强的今天,那几位掏心掏肺的长者,也是难能可贵,值得人们效仿的。


哑女画家和助她出道的长者
文/子木
  回故乡慈利县参加母校校庆,县中朋友吴扬德、杜汉中来看我,同时带来一叠画,让我鉴赏,说是出自一个农村哑女之手。我不大懂画,但听说是哑女所作,便好奇地一张张展开来看。画作多为花鸟。从用笔、着色、构图上看,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像是初出道者。有的画透出几分灵气,颇耐品味。人道聋哑人多内秀,这又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
    哑女的名字就有一个“秀”字:田炎秀。
    两位朋友提议:陪我一起去哑女家看看。她家在离县城约15公里的汪家桥,前临山冲和一条清澈的小溪;后依山坡,满坡青松叠翠;屋旁栽几棵芭蕉、橘子树和脐橙树;一株茁壮的桂花树当门喷香。山水人眼,木叶绕檐,本身就是一幅画。从“师造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陶冶艺术性灵的好环境。说来也是天性使然,哑女从小爱画,爱到人迷的程度。小时候无纸无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用手指蘸水在石板上和桌面上画,用木炭在自家板壁上画,以至满壁涂鸦。放牛,洗衣,烧火,她随时随地都会过她的画瘾。她做农活,做家务事,都很勤快,所以,家人也不责怪。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无师自通的画画哑女成了乡里的小名人。妇女们纷纷找上门来求她画鞋垫图样,她有求必应,画画的兴趣和技巧也益发增进。     
     但无师自通毕竟是个夸张的说法。因为家贫,她没上过一大学。不论是师从画家,还是从画册和画论上借鉴他人的经验,都谈不上,作画难免稚拙。事情传到两位离退休干部吴扬德和肖高键耳里,惜才心驱使他俩来到哑女家访问。进屋一看,不由得心里一沉:三间农舍狭窄而简陋,一家四口,日子都过得够艰难的,更莫说有一间画室。可她竟然画兴不减,作画不辍。两位老者翻看着她那些习作,越看越为之肠热心动。那是她为买画画工具而不惜省吃俭用,呕出来的一颗痴心啊!回到县城,他俩即将所见所闻告诉爱好书画的一些朋友:袁汉良、施大津、陈杰、汪如俊。朋友们听了,一致同意献爱心。或手把手教她画画;或掏腰包给她买画册和文房四宝;或带她去长沙为她治耳病,为她申请助听器;又凑钱并各处募捐,筹得1万多元,为她装修了一间敞亮的画室。我在画室和堂屋里测览,但见四壁生辉,悬挂着她自画自裱的画卷,透着浓郁的村野气息。那年10月的一天,他们郑重其事地为哑女举办了一个拜师会,并在她积累相当数量又有观赏价值的画作之后,在县城为她张罗了一次义卖活动。老吴告诉我,他还打算在游客汇聚的风景胜地武陵源为她办一次画展。我在县里和他相处的那几天,他走到哪里,都不忘为哑女宣传。哑女的事,他们只当是自己的事。哑女的成就和荣誉,也只当是他们自己的成就和荣誉。当哑女的画《故乡小溪》在天津市残疾人艺术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自强者的风采”展览中获奖,哑女被张家界市美术家协会吸收人会时,这些热心肠的长者都欣慰不已。
    哑女的画要登大雅之堂,或许还要走很长的路,但她的执著和自强精神,确值得为之掏心掏肺。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加强的今天,那几位掏心掏肺的长者,也是难能可贵,值得人们效仿的。


-------------------------------------------
2004/2/27 11:51:09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哑女画家和助她出道的长者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96.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