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8 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高居不下?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8531
 帖子主题: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高居不下?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高居不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但对房产价格没有帮助,反而推波助澜。上午调控,下午大涨。从房地产成本、房地产的特征来看房价高居不下和政府决策分不开。理由是: 
  一、两个资源:土地开发权以及银行信贷权,控制在在政府手里。 
  二、政府对地产市场的管理手续繁杂、漏洞大多。我国对地产市场的管理流程,是全世界最长、最复杂的,从立项到结项有100多个环节。管理繁杂本身就是为互不信任设置的,原以为繁杂的手续可能是以为可以互相鉴督,互相牵制,结果失得其反,在官场普遍腐败的情况下,都要明哲保身,谁也不会去控制谁。相反我一个环节多一个腐败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盖公章,每盖一个公章都是权力的象征,就都不是白盖的,都有出现腐败的可能。还有不用盖章的,只要有个位在那里,那一个环节都可以呑上一口。例如只要泄露个标底就可捞上一笔。这100多个公章的积累造成了非常大的寻租空间,拉升了的产业成本。 
   三、地方政府的卖地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中国的地价涨幅是全世界最快的,而且在所谓的公开竞价之下,只涨不跌。土地价格飞涨是构建成本加大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们一直强调:“明析产权主体”。其实中国地产的产权是最不明析的。我们的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实际上是政府、是官员所有,政府代表国家、官员代表政府。政府垄断土地、统一规划,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想要什么价就什么价。政府卖了地之后,钱到哪里去,谁来鉴督,谁来核算?这个钱归地方的财政收入,供地方政府官员花费了,反正是公款,不花白不花,花了是也白花。地方官员花点子多得很,老百姓无法过问。怎么花都是对的,今天出国考察,明天学习先进经验,都是改革和接轨的需要。老百姓千百年来赖于生存的基础被吞食,还找不到黄世仁、刘文彩、南霸天算账。用不完的钱,当然是用在地方的基础建设,盖办公大楼,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既创造了“业绩“,又有回扣。不论到那里,政府办公楼总最高档的,最有气派的。一个县、一个区政府门前的广场,可以比天安门广场还大、还要有气魄,对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则对不起,管不了。
首先,上述三项措施:一、两大资源。二、管理流程。三、政府卖地。是房价迅速飙升的根原。以深圳为例,地价本身每平方米就一、二万元。就算是以成本价来卖房子,房价都是二万多以上。这种成本根本不可能靠什么宏观调控压下来,因为调控是调控市场,不是调控政府权力,政府财政开支那么大,不抬高土地价格怎么弥补财政开支,地价抬得那么高,房价又怎么降下来?政府的行政目的本应提供给老百姓一个公正、公平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在这里给老百姓公正、公平、不增加财政收入与政府官员的利益是相冲的。地价抬高了有吃有玩,皆大欢喜,既有吃喝玩乐的,又可提拔;压低地价,等于自己拿手术刀剦割自己,这是永远办不成的。卖地是好事情,这个好差事,丢给谁谁就发财,政府只要圈地,把土地荒废了,不生产粮食,只要标个价GDP就上去了,卖地的价格越高,GDP上升的越快,财政收入就越多。省心、省力,政绩高、回报快,这个权力当然不会放弃。
中国地产的需求面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在人民币对内疯狂贬值,对外盲目升值,投资环境日盖恶化的条件下,房地产价格短期内是消退不下来的。因为,对外贬值,对内升值,说明投资的环境恶化,生意难做,民营企业应该投资的钱不投资,而大量沉甸下来的资金。以其投资办厂、开店,倒不如买房,既省心,省力,升值又快。
第二,大面积的腐败推动着房价上涨。贪污得来的钱是不会去办企业的。那么大笔钱去了哪里?能办绿卡办绿卡,办完绿卡卷款走人,然后到回头再买房;卷不走的,也买房保值、赚钱。一个官员几套房,一旦有了就要设法让房产升值。
第三,(国外的资本)到了中国来最保险的还是买房子。因为中国现行的土地政策决定房产是只增不跌的。因此,买房不仅保值,还升值。 
  这几股资金,汇集在一起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打到哪里哪里就乱。打到楼市、造成了地产需求面市场化过度,形成楼市泡沫。在盲目鼓吹市场化,取消计划化的条件下房价居高不下,是很自然的,一般老百姓只能望楼申叹! 
  投资环境越恶劣、腐败越严重,股价就越好、房价就越高。深圳市的房价一个月之内房价就翻翻。政府一方面强调市场化,怕侵犯了新资本家,不敢调控;另一方面,又怕群众不满,不抑制不合情理,不能不轻描谈写说上两句;要控制又背着市场化的“大黑锅”,怕有钱人不满丢乌纱。不调控,房价那么高,怕群众不满,终究出事,这种对上面不平不满;对下面亦惧亦怕,的心态是很矛盾的。
房地产价格上升是全国性的政策造成的,不是地方政府能够控制得住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土地产权的政策上根本转变和下大决心冲破市场化的神话,摆脱政府直接卖地的职能和坚决彻底乾净地消灭腐败。
30年的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国企改革后工人下岗、房改之后住不起房、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现在是反思改革的大方向的时侯了,而不是继续攻坚,再攻下去是要彻底破产了。 
  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发展为纲”的思路,一开始就被“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口号所代替,效益和时间都是以金钱来计量。所以金钱自然成为整个路线的灵魂,这样进一步被扭曲成了“以金钱为纲”的实用主义,是順理成章的。既然金钱是经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政府就要全力抓住“金钱”不放松。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钱能通神,神能镇鬼,有了钱,上可以通天,下可以打开地狱之门,有了钱,就有权,就不怕群众不满意。钱表现在GDP上,只要死死抓住GDP,其他什么都不怕,就是硬道理。土地是人生之本,要学会圈地,地价越高越好,地卖了,GDP就上去了。然后用卖地的钱盖大楼、修路、建桥、搞形象工程,既好看又好吃,领导满意,我满意。
在 “以金钱为纲”的推动下,必然使得地方政府注重利润高、收入大的行业,尤其是基础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使地方政府在推动建设的时候,将我们社会资源大量的扭转到了一些特定的部门。包括:地产、股市、基础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资源大量的涌到了这些部门,其他部门缺资金。所以在“以钱为纲”推动下,经济产生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二元经济体系;患了虐疾病,打摆子,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说经济过热,国内贷币事实上贬值,许多企业蕭条得很,工人下岗,工资发不出去;说经济过冷,对外贷币在升值,房地产和股市火爆得令人难以置信。冷是事实,热是毫无根据的,完全是外人强加给中国外人的。由于过热资金被误导到了某些特殊的工程,那么其他的就过冷。一旦走到这一步,就必然产生两种结果:一、宏观调控失效。二、通货膨胀。    
   “政府宏观调控必然失效”。如果银行提高利率0.25%,过热部门会转冷吗?当然不会,利息提高,成本加到消费者身上,房价长得更快。但是“过冷”的部门就遭殃。“过冷”的部门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国有银行,大部分都是地下钱桩。地下钱桩的利率是很高的。是官方利率的四倍。也就是当央行提高0.25个百分点的时候,民间利率应该提高1%。利率提高的结果,进一步的打击了“过冷”经济。所以利率上升,“过热”部门更热,“过冷”部门更冷。
 “由于资源被大量误导到过热的部门,“过冷”的部门缺资金,贷款利息又高,民营企业家不想再做实物投资了,因为,风险越来越大,从事的实物投资兴趣越来越小,不如去炒股、炒楼买楼利润高。而且,物价上涨,工资低,工人难找、汇率上升、通货膨胀。不办企业,闲置资金最好打入楼市,这又推动楼市上扬;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用品没有人生产,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水平上升。政府就要给公务员加工资,为了抑制腐败抛出“高薪养廉”的怪论,要给公务员加工资,就要增发钞票,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更多,房价、物价涨得更快,结果导致全面通货膨胀,贫富分化更加严重,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难,连退休老人也要陪缚,越老、退休越早越穷,结果势必激化国内矛盾。


-------------------------------------------
实言
2007/9/9 22:25:09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高居不下?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56.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