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如此“长大了”的“一代新人”?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93
 帖子主题:如此“长大了”的“一代新人”?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如此“长大了”的“一代新人”?
          文/沈九涛
  2003年初,一本“实录”“13年大脉络”的大作《变化》问世。在大作的题为“新人类,新生活”的第12章中,有这样一个判断:“过去13年里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代新人长大了,他们的眼睛里完全没有过去,只有来来。”    这是“一代”什么样的“眼睛里完全没有过去,只有未来”的“新人”呢?大作告诉我们,这“一代新人”生成于“中间阶层”(“也即西方所谓‘中产阶级’”)这个当今中国“‘扩张最快’的部分”--作者以几分欣赏的笔调恣肆汪洋地向我们介绍说:“2001年春天至2O02年年末的一段时间里,中产家庭的少年男女几乎都被‘新新人类’这个说法迷住了,而‘小资’被他们看做‘过气的情调’。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寻求‘另类人生’,把头发染成棕色、红色或者紫色,而且故意弄得深浅不一,乱七八糟……”“女孩子不会把那么多时间花在电脑上,她们通常是在各种各样的聚会上度过周末的。”“玩到天亮才回家,倒头睡觉,早饭不吃。午饭也不吃。到了下午,房间里忽然响起麦当娜的歌声,那就是她要起床了。”“‘新新人类’个个都聪明,可是不肯用功读书,平时从来不看课本,到了考试前三天才通宵展战,凭借着小聪明通过考试,还能有个不错的成绩,不过,考完就忘。”“一款叫做‘我行我速之文身酷库’的软件,成了他们的新宠。”‘他们生长在东方的土壤中,却崇尚西方人相互交往中的规矩: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收入,不问住址,不问经历,不问工作,不问信仰。……    他们不管别人做什么,也不希望别人来管他们做什么。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受限制,想做就做,想说就说,想玩就玩。”“新一代人不知道过去的事。不知道20年代的‘新青年’;不知道3O年代的‘红小鬼’;不知道4O年代的‘八路军’;不知道 50年代的‘建设者’;不知道60年代的‘红卫兵’;不知道  7O年代的‘下乡知青’;不知道80年代的‘第四代’。他们是没有历史的一代,与过去8O年间的一切都没有关系。”“他们相信这世界已经改变,将……不再属于他们的父辈,而是属于他们。爷爷心里装着毛泽东,爸爸心里装着爷爷,而他们心里装着的是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对自己负责,再想别人’,这些是他们的新宗教。”……    面对如此“长大了”的“一代新人”,作为“逐渐过时”的“一代中老人”之一,笔者不能不有些困惑不解:过去13年里“长大了”的“一代新人”是这样的么?“过去 13年里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这样的么?不过,看看作者的身分,还真不由你不信——人家可是党中央机关报的一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法学硕士,而且最近五年连续出版包括《交锋》、《呼喊》在内的五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但是,倘若信之,笔者却想起了邓小平同志在13年前即“八九”风波后不久发出的告诫(这种“想起”是不是有犯“教条主义”之嫌,尚不得而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7页)在此之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任务,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再看这本大作中的恣肆汪洋的描述,不能不使人疑窦顿生:为什么我们13年里培养的“一代新人’。或者说13年里“长大了”的“一代新人”就那样地一点也没有“四有”新人的影子呢?是我们继续着“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呢?还是我们的这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先生笔下对“过去13年里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的描述有误呢?    这种迷惑不解是笔者阅读这本大作时“想起”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些思想观点引起的。这种“想起”,也许在大作的作者看来很不可取,而且很可能贬之为“还在喋喋不休地回忆过去的日子,怀念已经辞世的伟人、已被放弃的思想,一步一回头。”——大作第12章“新人类,新生活”的结尾如是写着。    然而,“已经辞世的伟人”的思想是不能轻易“放弃的”。不但现代“已经辞世的伟人”的思想不能轻易放弃,就是已经辞世千百年的许多先贤的思想。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思想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它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为它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倒是如此没有“忧患意识”。如此不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长大了”的“一代新人”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一倘若“未来”的岁月里内忧外患一起发生,他们将何以应对?而据《新华日报》2003年9月14日载文称,这种内忧外患的潜在危机达13个之多:“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课题组对中外一百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访谈调查后,将未来中国经阶社会危机的潜在因素归结为13个、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设定。这 13个潜在危机是: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周边安全、人事更迭、全球化和外贸、金融风险、三农问题、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
      如此一对照我们这些“逐渐过时”的“一代中老人”的担忧就不是杞人之忧了。为此,但愿我们的这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先生笔下对“过去13年里中国发生的一件最重要的事”的描述有误,即“过去13年里”“长大了”的“一代新人”不是如此的。阿弥陀佛。
-------------------------------------------
2004/2/25 21:17:53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如此“长大了”的“一代新人”?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12.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