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坚持"两个务必"要应对各种挑战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80
 帖子主题:坚持"两个务必"要应对各种挑战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坚持"两个务必"要应对各种挑战
文/谢建辉  向建州
    延安精神、"两个务必"的要求,是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出来的。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率领中央书记处一班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郑重地嘱咐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艰苦创业,为胜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两个务必"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至今已过去了50多个春秋。现在,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两个务必"还有没有现实指导意义?必须承认,当前党内一些人在成绩与胜利面前,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居功自傲、贪图享受,有的甚至走向犯罪深渊,可以说多是从不谦虚谨慎、不愿意再艰苦奋斗开始的。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受到了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应对。
    1.应对理想信念淡薄的挑战。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认识不清。一些人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物质条件困难时期提倡艰苦奋斗,是应该的,而现在是改革开放、物质丰富的年代,再提艰苦奋斗,显然"太小气"。"老掉牙"、不"与时俱进"。这是对艰苦奋斗的曲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物质条件现已改善,但不畏艰难、锐意进取、永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则是艰苦奋斗的永恒主题,绝不会因时代变化而过时。二是对艰苦奋斗的目的理解不深。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根本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当前,就是要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即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基本纲领即近期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了实现上述纲领、目标,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共产党人必须付出前人无法比拟的艰苦努力。三是对艰苦奋斗的立场方法把握不准。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保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品格;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
    2.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命的挑战。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这个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具体体现在:第一,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刚刚迈人小康社会的门槛,因此是低水平的;第二,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尚有 3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有 2000万人收人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人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
    3.应对执政从政的挑战。执政掌权的优越地位,往往很容易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发生错觉,认为自己是权力的所有者,是支配权力的主人,从而导致主仆角色的易位,使权力的行使偏离正确的轨道,背离执政为民的宗旨,背离群众的根本利益。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不是按照人民的意志、体现群众的意愿,而是按照个人意志、体现个人的意愿;不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放在首位;不是用正确的政策安抚民心,用热忱的服务凝聚民心,用利民的举措赢得民心,而是以"老爷"自居、以"长官"自居,以"权力"的拥有者自居,滥用权力。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委托给我们的,我们党员个人根本没有权力。二是人民之所以把权力委托给我们,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所以,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保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作风,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葆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资格与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4.应对权力利益的挑战。一方面,权力资源的相对稀缺与权钱交易的巨大利益,使领导干部成为某些逐利者的主攻对象。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其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上一些逐利阶层为了借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必然千方百计"钻山打洞",以钱换权,以获取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利益。"送出一只鸡。牵回一头牛",就是这些人的交换法则。于是,一些人会不择手段从领导干部身上打开缺口。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时时面临着被拉拢、被腐蚀的危险,权钱交易的考验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领导干部如果看不到这种考验的复杂性和斗争的尖锐性,就很容易丧失警惕,在行贿者面前败下阵来,滑向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泥坑。钱财诱人,更害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教训已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格局的多样性与利益分配的某些缺陷,使少数领导干部的心理严重失衡。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利益分配还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收人上的行业差别、地区差别比较大。特别是某些善于投机钻营的人,有时仅凭一次机会,就可实现"暴富"。由于钱来得容易,少数"暴富者"根本不把钱当回事,贪图享受,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一掷千金。这种状况,严重冲击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于是有人认为,论文化比他们高,论贡献比他们多,能力比他们强,论权力比他们大,为什么他们能发大财而我不能?为什么我的生活不如他们?一旦如此攀比,思想防线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追求暴利阶层的生活,难以经受住物欲、利欲的考验。在我们党内,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了几十年,也做出了成绩,但由于一念之差,转眼成了"阶下囚"。当问及他们是什么原因导致腐化堕落,他们说自己逃不了"珍铸百味"生活的诱惑,跳不出横攀竖比而生出的迷惑。其实,广厦万间,夜眠八尺;珍鹰百味,无非一餐。物质上富有是一时的、短暂的,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永恒的。至于说"迷惑",那是放松了党性锻炼的必然结果。
   5.应对革命意志消磨的挑战。从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结构看,绝大部分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斗争的磨练。艰苦环境的考验,一旦接触那些所谓的"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仿效追求,被腐朽思想所侵蚀。当前要特别注意这样一些倾向:一是随大流,明哲保身。这些人认为自己无功也无过,既不想落骂名,也不想留美名,现实世界就是这样,谁也无法改变现状。一生处处考虑如何保全自己,不敢伸张正义,害怕麻烦,害怕承担责任,为民之事,百般推诿,只求自己的乌纱帽平平稳稳,当办不办、当管不管、当断不断、当理不理,一切从利己与否考虑。二是发牢骚,悲观丧气。这些人不能直面纷繁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唯独自己"出污泥而不染";不能正确地看待世情。国情与党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信心;不切实际地比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崇尚西方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认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这其实是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说到底就是立场不稳、党性不纯,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如果一遇风浪,他们极容易"翻船"。三是追求享受,自甘沉沦。这些人坐高档车,住高级宾馆,认为是“门面”需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认为是“应酬”需要;搞豪华装修、购高档用品,认为是“办公”需要。当年马克思深刻揭露资本家使“奢侈成为经营上的需要”,是为发攫取更多剩余价值而变换的生产和的营方式。共产党人不是资本家,执政为民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把奢侈作为正常的需要。那些借口“正常需要”的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享乐找“由头”,实际离滑向犯罪的深渊已经不远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不能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坚持“两个务必”,为什么党内不良风气得不到有效揭制?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讲,首先放松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理想信念淡化了,缺乏科学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对不良风气和腐败之风缺乏应有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再次放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误认为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该享受了。从客观原因讲,一是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权钱”交易盛行,“金钱万能”、“拜金主义”侵略了我们的肌体;十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有些人经受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三是体制方面还存在缺陷。如党不管党,治党不严;党的民主生活不经常、不健全;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城镇社区党组织因缺少经费,开展活动困难;等等。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和发扬“两个务必”思想?概括一句话就是:身体力行党的宗旨,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来说,要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三是从严治党,实施素质提高工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四是努力营造坚持发扬居安思危、艰苦奋斗作风的良好氛围。
-------------------------------------------
2004/2/25 21:16:01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坚持"两个务必"要应对各种挑战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73.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