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倔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447
 帖子主题: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倔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倔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李文海
    200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感到格外亲切,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是在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的。在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毛泽东所说的"革命以后的路程",是指的一条什么路呢?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就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的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一句话,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路。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比起革命来,这条路更长、更伟大,也更艰苦。所以,如果不能坚持"两个务必",这条路就走不好,甚至会走到邪路上去。
    毛泽东这里讲的是党的作风问题。切不可轻视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如果我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出了大的问题,我们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就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最终会丧失作为中国人民领导核心的资格。
    正因为这样,胡锦涛同志在就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立即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坚持"两个务必"。发扬革命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不仅深刻地分析了坚持"两个务必"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也不可否认,在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上,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毛泽东严肃批评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还严重存在;有些人则"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在糖弹面前打了败仗,成了党和人民的罪人,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党内这种消极现象的严重存在,是同某些思想上的混乱联系在一起的。要真正坚持"两个务必",需要澄清某些思想混乱,把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辩论清楚。
    有的地方或部门的负责人,讲排场,摆阔气,流连于灯红酒绿,沉涸于声色大马,却美其名曰是为了"树立形象",促进改革开放。理由是;如果不坐名牌车,不穿名牌服装,不出人于高级酒楼歌厅,谁来跟你做生意,签合同?这种"理论"甚至被荒唐地应用到历史人物身上,《走向共和》的剧作者在解释慈禧太后不顾"甲午战争"正在紧张进行而大搞祝寿活动时,这样说:"慈禧认为如果她,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生日办寒碜了,怎么能体现大清国的国泰民安?那么洋人就会瞧不起,老百姓也不会服你。洋人瞧不起,他就会欺负你,老百姓不服,你就会出事,江山社稷就会毁于一旦。所以慈禧办生日就大办特办,她是在为朝廷争面子。"这话说得直率,却并不在理,因为慈禧并没有因此而挣到"面子",当时的"大清帝国"也没有因此而免遭洋人的欺凌。至于今天,认为只有大手大脚才能引来经济伙伴,这恐怕也大大低估了合作者的判断能力和水平。实际上,任何一个认真的企业家,在确定合作伙伴的时候,必定会深入了解和考察对方的经济实力、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乃至诚信度等等,才作出最后的决定。倒是我们常常听到,有些谈判正是因为接待方过度的挥霍浪费,使外商望而却步,最终打消了合作的念头。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时代不同了,现在已经不是延安时代,不是西柏坡时代,老是强调"艰苦奋斗",有点不合时宜了。确实,与战争年代相比,与建国初期相比,我们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与客观形势的变化相适应,在坚持"两个务必"的时候,在具体内容和方法上也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但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作为一种精神,却并不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过时,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更何况,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从综合国力来说,我们比过去虽然有了大的发展,但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实际情况看,我们没有丝毫可以夜郎自大的理由。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有了更大的发展,艰苦奋斗的传统也不能丢。
    还有的人认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不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不是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富裕"吗?一味强调艰苦奋斗,是不是同我们的奋斗目标背道而驰呢?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人甚至公开发表"享乐主义宣言",从理论上来论证享乐主义的合理性。其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争取人们的共同富裕,不仅不矛盾,恰恰是完全统一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艰苦奋斗,不是要叫人做苦行僧,而是提倡一种精神。从全社会来说,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味耽于逸乐,习于奢靡,怎么能够建设起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胡锦涛同志说得好:"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从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高度,从党承担的历史任务和庄严使命的高度,来看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004/2/25 21:13:24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倔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36.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