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必须努力学懂弄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8 资本主义能"青春长驻"吗?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109
 帖子主题:资本主义能"青春长驻"吗?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资本主义能"青春长驻"吗?
--《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座》之十二
文/宗寒
    这些年来,西方的思想家及其辩护士们对资本主义的  自我调节一直津津乐道,似乎找到了挽救资本主义的灵丹妙药。他们说,采取自我调节措施后,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成为"有序化、可调控的繁荣社会";"工人阶级大部分变成中产阶级","社会实现了合作、和谐","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已经先于资本主义而死亡";"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资本主义已变成为"人人都有资本"的"人民资本主义"、"股份制社会主义",等等。总之,"资本主义病体正在痊愈","有了新的生命力","不再'腐朽垂死',而是青春长驻"了。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作一番考察吧。
资本主义成为"有序比、可调控的繁荣社会"了吗?
    实际上,资本主义制度自形成之日起,包括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直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些环节不断地做局部调整。不调整,它一天也活不下去,也无法取得更高的利润。从业主制到股份制是一种调节,从福特制到泰罗制、丰田制也是一种调节。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作为"资本家的总代理人"发挥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5页)恩格斯说:"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O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进行的调节,内容与过去有所不同,但它并不说明资本家更高明了,或本质变了,而是表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尖锐了。这种调节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谓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已经改变更是违背客观事实的谎言。
    资本主义采取的所有的自我调节措施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的。调节对鼓励投资,增加订货,调节一定时期内的供求关系,刺激经济增长有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调节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并没有任何触动,不会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可能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
    在当代西方国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垄断一切、覆盖一切的。资产阶级占人口的不到1%,但垄断了生产资料的70-90%。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断向少数垄断金融寡头和工业资本寡头手里集中。美国的洛克菲勒、福特、杜邦。波士顿、第一花旗银行集团、加利弗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等一直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命脉。美国最大的 I00家公司控制的工业资产从 50年代的 39.8%,增长到80年代的54.9%。美国最大的20家公司控制了全国的航运。铁路、通讯。电力和煤炭资产的1/2。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顿银行、东方航空公司。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占有可以左右一切的股份。梅隆家族拥有美国招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董事会的最后发言权。加州财团控制了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第一花旗银行控制了波音飞机公司与联合飞机公司。日本三菱、三井、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等大财团控制着日本经济命脉的一半以上。号称实现了"福利国家"的瑞典15家最大垄断企业年营业额高达260亿克郎、其中 54%属于 5家最大的垄断集团, 2/3的股票掌握在不到人口0.2%的垄断资本家手中。挪威150个家族掌握了全国大部分资源和生产,控制了全国生产与销售的3/4。这些垄断资本不仅占有生产资料,垄断自然资源。科学研究,把劳动者创造的绝大部分剩余劳动攫为己有,而且垄断文化教育。信息传播设施和国家政权,决定政府人选和国家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实质上是按照他们的意志和利益行使权力,决定政策的,一切从是否有利于维护私有制的秩序和最大资本家集团的利益出发办事。
    技术进步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剥削,剩余价值率进一步提高,两极分化加剧。在生产力增长的同时,劳动者的生活并没有像西方思想家所宣传的那样成为"享受者"。美国的剩余价值率从 1950年的 236.7%上升到 1987年的364.7%。2000年,美国大公司的利润率少则10-20%,多则40-60%,微软公司高达57%。德国制造业中,工人每小时劳动中只有4分钟是为自己的小时工资和社会保险金干的,其余都被资本家占有了。日本的剩余价值率高达200%。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公司的利润上升了108%,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上升了481%,而工人的名义工资增长了 28%,实际工资下降了 种10%以上。美国国会预算局1999年9月公布,1977年以来,全国人口中,占1%的富豪收入显著增长,中间阶层增长甚微,占20%的底层大众实际收入下降。约有40%的家庭没有财产,或只有几千美元的财产,许多家庭负债大于财产。有1/8的儿童经常挨饿。同年,英国有 145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  1000万人月积蓄不足10英镑,950万人无法支付供暖。隔热费用,40O万儿童缺少正常的生活条件。瑞典 70%以上的人除工薪收入外,没有任何财产。失业人口居高不下。  2000年,美国公布的失业人口为 565万人,法国 259万人,德国312万人,英国 162万人,日本320万人,失业率在 4-10%以上。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工人大量失业,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可干,而是资本维持剥削率的手段。1991一1995年德国工业增长5%,利润增长10%,却裁员120万人。德意志银行营业收入上升37%,利润增加22亿马克,裁员 2250人。西门子公司裁员  1/4,利润率提高了20%。
        "工人阶级已经变成中产阶级"了吗?
    "工人阶级已经变成中产阶级"是资本家杜撰的神话。不错,随着技术进步,西方社会阶级结构有所变化。主要表现是白领工人增加,蓝领工人减少,劳动者平均文化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这正是资本发展的需要。实际上工人结构变化并没有改变他们被剥削的地位。白领-人也叫职员,实际上是坐在办公室的被剥削者。他们敲键盘,搞设计,或搞推销,劳动强度大,收入有限,工作不稳定,与蓝领工人的区别只是劳动方式的区别。白领职员中70%以上收入与蓝领工人没有任何区别。20%左右的人收入略多一点,但一失业又会变成"没有攒一分钱"的无产者。只有大约5%的人进入上层,成为资本的代理人,或可能爬上去的"准"资产阶级,他们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美国作家斯塔菲·特科尔写道:"多数人无法掩饰他们的不满意。蓝领与白领同样哀叹苦闷。电焊工说:我是一台机器。银行出纳员说:我被关在笼子里。旅馆职员也这样说。钢铁工人说,我是一头骡子。接待员说:猴子也能干我干的活。经常迁移的工人说,我还不如一把农具。衣着入时的模特说:我是一个衣架。蓝领。白领说的是同样一句话:我是机器人。"(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这才是真实情况。
    自我调节解决不了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也解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必然引起的周期性危机。这些年来,资本主义大的周期性危机已发生了6次,美国9次。美国1948、1953、1957、1960、1969、1974、1987年都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在1957-1958、1974-1975、1979-1982、1990-1993年间都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近十年中英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以及东南亚连续发生的严重金融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破坏,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现在日本、美国及欧洲经济又陷入严重停滞衰退之中。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库特纳评论道:"金融投机者先是在这些国家的货币、股票和企业方面过量投资,然后一下子釜底抽薪。这种突如其来的危险是白美国及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门徒们制定的极端自由市场法则造成的。"(《自由市场的谬论》)
    西方国家实行所谓福利政策,不是由于资本家发善心,而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本追求利润,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经常有1/10动人口失业,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就迫使资本家集团不得不考虑在花天酒地之余,维持为他们卖命的劳动者的最低生活需要。但福利开支不是资本的施舍,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保险费一半是直接从工人工资中扣除的,其余部分名义上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但财政负担的部分是由职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构成的,企业交纳的部分不过是对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实际上,福利制度最盛行的时候,也是资本家利润增长最快的时候。
    劳动者取得福利待遇的条件极为苛刻。法国工人要上交37年半保险款,年满60休后才能领到相当于原来工资25%的保险费(年金)。英国工人须交156次数,退休时才能领到基本年金。工人要交的社会保险款和个人所得税,平均占家庭收入的1/3。美国失业津贴一般仅有原工资的1/3强,退休金仅相当于原工资的20-30%。瑞典工人要拿出1/2的收入交保险费和纳税,管理人员高达66%。不少人加的工资不够纳税,就用隔几天请一次病假的办法对付,创下了欧洲最高的旷工率,人称"瑞典病"。除了交费税外,"劳务纠纷"、"擅自离岗",或拒绝就业安排,均取消津贴。失业时间干零活,也不给津贴。这些年来,西方国家又借口福利引起"懒惰",不断削减福利开支(下降了 21-31%),使失业工人、退休人员雪上加霜,生活难以为继。福利政策不可能改变劳动者的命运,不能使劳动者摆脱贫困,不可能解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瑞典学者赫尔曼松说:"在资本主义基础上,不可能消灭基本社会阶级之间的经济差别和其他差别。资产阶级社会仍然是资产阶级社会,保持着明显的社会差别和阶级差别。"(《社会主义文库》上册,第842页)
      资本主义变成"人民资本主义"了吗?
    股份制使资本主义"有了社会主义性质",变成"人民资本主义",更是骗人的鬼话。
    工人购买小额股票与资本家拥有巨额股本有根本区别。在美国,小额股票面值从25 美分到10美元不等,被称为"便士股票",也就是不值钱的股票。工人用工资买一点,是为了得到有限的股息,与银行存款没有什么差别。资本家拥有的巨额股份,则是一种资本,是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所有工人的"便士股票"与"职工持股计划"中的员工股,加在一起也不抵大资本的一个零头。工人买一点"便士股票",不可能改变被剥削者的地位和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从几个数字便可看出事实真相。美国股票的 82%集中在 25%的家庭中,占90%以上的普通居民只拥有股票的10.7%,71%的家庭没有任何股票或只有2000美元以下的股票。英国80%以上的股票集中在10%的人手中。在瑞典,2%的家庭掌握交易所股票的62%。在日本,35.8%的股票由前十名大股东掌握。美国经济学家萨缨尔森说:"事实上,即使与他们工资率或年金津贴的1%的变动相比,工人们持有几张股票带来的变化,对于他们自己生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经济学》第  56页)法国学者让·罗金锗用同样的语言形容法国的情况:"有价证券在大部分家庭中所占比重是微乎其微的。而年收入300万法郎以上家庭的金融资本占其财产总额的85%。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人民资本主义'和'交易所的民主化'不过是神话。"(《资产阶级你是谁?》)
    股份分散化没有改变工人的地位,却使资本得益。他们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聚敛财富,分散风险,又可以使垄断资本用更少的资本控制更多的社会财富,取得更多利润。一些垄断公司用5%的股就能主宰一切重大事务,利润疯狂增长。跨国公司更是用这种方式把触角伸向全球。资本更加集中了,它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和扩展了。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前景看得比较清楚。美国学者莱斯特·瑟罗说:"资本主义是为富人着想的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是为富人着想的国家。这是 80%美国人的看法。"他惊呼:"在整个制度崩溃之前,不平等还能走多远?"(《资本主义的未来》)施韦卡特说:"我们的社会沉疴累累,处在被告席上","我们看到了如此多的痛苦,如此多的绝望","现在是浸在恐怖主义的恐惧中,止不住要紧张地质问:'他们为什么这般仇恨我们'?""资本主义这种存在深层次缺陷的经济制度,完全不可能解决目前那些挑战人性的基本问题。"(《反对资本主义》)哈罗德·弗里曼说:"现在,即使是一些最保守的美国人也很难看出资本主义制度有何优越性。美国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堆积如山,它已经积累了一个世纪甚至更久。只有社会主义试图正视这些问题。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最终将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全体美国人民共同艰苦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得到认真的对待。"(《每日评论》1979.9)这些美国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这些结论是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得出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青春长驻"论是何等虚幻和荒唐。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铁的事实,毋庸置疑地向人们表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以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彻底解放社会生产力,就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2004/2/25 21:10:15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资本主义能"青春长驻"吗?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32.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