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8 深入生活 创造经典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3237
 帖子主题:深入生活 创造经典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学习解放区十位老作家


“不做无根的树”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张胜友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出席会议,并宣读金炳华书记贺信,高度评价中国解放区文学及革命文学的历史地位 ;廖奔代表中国文联出席并讲话 

邓力群/王忍之/贺敬之/魏巍/陈明/王定烈/柴泽民/李琦/葛文/田永清/赵勇田/张勤德/郑伯农/严家炎/李希凡/赵铁信/陶国斌/肖衍庆/胡木英/陈先义/李宏伟/曾祥书等与会,郑天翔/李尔重/林炎志/朱子奇/吕日周/欧阳文安/王巨才/吉狄马加/岳宣义/徐洪刚等祝贺







消息:2006年5月20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在京组织64名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习解放区十位著名老作家深入生活、“不做无根的树”主题研讨会。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胜友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出席会议,并宣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贺信,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力群,原中宣部部长王忍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贺敬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魏巍等与会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肖衍庆、秘书长胡澄主持,会长肖衍庆发表了题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培育出的文艺经典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心中!》的讲话。

曾亲耳聆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老作家陈明,老红军、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著名抗日战士赵勇田、张学新、徐非光、葛文、李振玉、金兴普,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老将军田永清,首任驻美大使、外交部顾问柴泽民,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党委书记赵铁信,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凡,著名艺术家李琦、冯真,著名作家钱小惠、李生、薛春德,《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陈先义、《光明日报》文化部主任李宏伟、《文艺报》副刊部主任曾祥书、原《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涂武生、《中华魂》杂志主编马蓥伯、《中流》杂志常务副主编徐非光、“毛泽东旗帜”网站顾问张勤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文学年鉴》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陶国斌,北京市杂文学会副秘书长孙士杰,著名诗人丁慨然、高昌、梁建军、蔡诗华、雷丛俊、许震、任长连、付欣雨、张凡凡、许建锋,河南省南街村驻京办事处主任贺德谦,以及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顾问刘贻清、叶颖、郑恩波,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飞龙、赵心宪、张器友等与会。

郑天翔、李尔重、林炎志、朱子奇、吕日周、欧阳文安、王巨才、吉狄马加、岳宣义、徐洪刚等以书面或电话形式祝贺本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北京大唐万邦电信总经理徐忠东、北京便宜坊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国秀、北京东城区武装部政委马战校、北京东城区委党史办主任王之鸿、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毛泽东旗帜”网站负责人孙永仁到会并致辞。

张胜友同志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宣读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同志的贺信。金炳华在贺信中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发表64周年之际,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举行解放区老作家作品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解放区老同志,并通过你们向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文学界的老领导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金炳华在贺信中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组成了一支人数众多、气势雄壮的文艺队伍,与全国人民一起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作家们纷纷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实际工作或文艺工作中去,迅速反映现实斗争,发挥了宣传鼓动广大军民、团结自己、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作为时代号角,反映现实的文学艺术,文艺必须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成为几乎所有作家发自内心的共同追求。文学创作因此有了共同的爱国主义主题,弘扬了昂扬的民族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基调。今天,我们重温解放区文学的历史,总结革命文学的经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切进步的作家总是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地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一切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学,总是自觉地与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总是努力体现时代深刻的感召和人民心灵深处的呼唤。解放区文学成为中国战争文学、军事文学的重要领域,在整个当代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金炳华在贺信中说:与会的各位老作家同志,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为民族解放和党的领导下的文艺事业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各位老作家老同志发扬解放区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同志创作了许多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有的同志长期在文学界担任领导工作,为繁荣文学创作、培养作家队伍、促进文学交流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尊重和赞誉。解放区老作家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宝贵财富。借此机会,衷心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中国作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金炳华在贺信中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伟大的时代呼唤精品力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和弘扬解放区文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三贴近”,努力创作出更多讴歌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激励人民奋进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著名评论家郑伯农、魏风、严家炎、余飘、陈晓东、张器友、赵心宪、杨桂欣、董大中、北乔(朱钢)、王学忠、龙敏君以及赵树理孙女赵宇霞等,以《讲话》为指针、以解放区柳青、丁玲、赵树理、周立波、刘白羽、贺敬之、草明、菡子、胡可、魏巍十位著名老作家为实例,深刻论证深入生活的必要性和反对“三脱离”(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工农群众)现象的紧迫性,呼唤新世纪新作家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为目的。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不做无根的树”主题研讨,对当下文艺界“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工农群众”的倾向,用解放区十位老作家为典型予以警示,继续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解放区老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工农群众的光荣传统,显得紧迫而又十分必要。

本次研讨会得到北京大唐万邦电信、北京便宜坊集团公司大力支持,《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杂志、《新国风》诗刊、华夏新诗研究会、“毛泽东旗帜”网站、中国韶山网、《作家报》、《世界瞭望》杂志等协助。

主题研讨会后,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召开了新一届第一次理事会。


-------------------------------------------
实言
2006/5/29 21:50:17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深入生活 创造经典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08.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