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
(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8
高高举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
点击统计:
1664
次
帖子主题:高高举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2006年4月9日在“毛泽东旗帜”网站召开的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 成 瑞
2006年3月4日主流派“精英”们在“西山会议”上的发言记录,是一个宝贵的、重要的资料。其所以宝贵,是因为这是一个“内部会议”,平时讲得模糊、含蓄的话,这次讲得比较清楚明白了。其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内容相当全面,有助于我们擦亮眼睛,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形势。在这些“精英”们看来,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大局已定,当前主要是守住阵地,不准争论,不能因“反思改革”动摇他们的既得利益,当然,他们的目标尚未完全达到,还要进一步贯彻。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突出起来,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都要改。他们的目标虽然“现在还不能说”,但已经呼之欲出了,原来用“厚厚的图纸”包裹着的匕首就要显现出来、发挥它的作用了。看来,当前在经济基础领域和上层建筑领域中两条道路斗争更加激烈,斗争的焦点就是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下面,分三个问题来讨论。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是实行私有化?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争论的核心是什么?“精英”们说,是坚持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问题。非也。争论的核心是改革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还是把社会主义改变为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还是以资本主义(再加上殖民地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精英”们发表了那么多的议论,可是一句也不提所有制问题,不提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化的争论,好象根本没有这回事,而连篇累牍地大讲市场化与反市场化的问题来掩盖争论的核心问题。我奉劝大家不要让他们牵着鼻子走。诚然,如何正确地发挥市场作用也是个重要的、须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但它毕竟是经济运行机制问题,而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是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断社会制度性质的标志。市场机制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市场经济可以为广大人民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市场经济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对于这一明显的道理和事实,主流派经济学精英们为什么讳莫如深呢?
本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要实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简称“经济体制改革”,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存在着缺点,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发展;但后来被叫作“改制”,实际上是改变所有制。近十年来,大批国有企业被贱价甚至“零售价”出卖(包括MBO),从而变成私营企业。推行国企股份化,实际是把国有企业变成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国有控股、私资参股)。集体经济更受到多方挤压而被边缘化或私有化。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经济普查所得的数字,在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实收资本中,从1996年到2004年,公有资本所占比重由83.3%(国有占58.6%,集体占24.7%)下降到56%(国有占48.1%,集体占7.9%),减少27.3个百分点;非公有资本(国内私营和港澳台、外商资本)由16.7%上升到44%,增加27.3个百分点。同一时期的就业人员,在由国有、集体企业组成的公有制企业中就业的人员,由1.5亿人减少到5020万人,仅剩三分之一,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83.8%下降到29.8%,减少5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人员所占比重由43.4%下降为18.4%,集体企业由40.4%减少到11.4%。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一个雇佣劳动者占多数而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占少数的社会基础,能够长期支持住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吗?
又据全国工商联在3月1日发布的《‘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提供的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全国工商联推算,2000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2.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为12.6%,二者之和占GDP的55%。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比重约为15%-16%,两者之和约为65%。”(《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3月4日)。这就是说,“十五”期间“民进国退”的结果,前者进了10个百分点,后者退了10个百分点。
须要说明的是,这个《报告》中所说的“民营经济”是“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其中包括集体经济,但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中的私资部分。如果扣除集体经济GDP中所占的比重(估计约为8%),加上国有控股企业中私资部分的比重(估计至少4%),则非公经济GDP所占的比重约为61%,公有制经济GDP所占的比重约为39%。这就是说,公私经济比重大体上是“四六开”,而且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还在继续下降。
如果上述数字是可靠或基本可靠的话,岂不是说明改革的结果是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掉了吗?没有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应当坚持下去还是应当纠正?主流派的“精英”们为什么闭口不谈关于这个头等大问题的情况和他们的意见呢?
“医疗改革,改得老百姓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改得老百姓上不起学了。”广大群众的这些呼声,连“精英”们也不得不加以注意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精英”们的“市场万能论”。连西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公开承认存在着“市场失灵区”,其中一个失灵区就是“公共产品”。你在这个“失灵区”搞市场化,肯定要碰钉子。但是,这些自称精通西方经济学的“精英”们却不肯公开对他们那个比西方经济学更“西方”的“市场万能论”作任何检讨,只是一味强调这是政府职能,还要进一步推行市场化。当然,政府在二次分配(主要是财政分配上)尽力缓解这些问题是完全必要的,但应当看到,“精英”们所强调的进一步市场化,是与进一步私有化密切联系的,其中包括土地私有化。
应当说,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地发挥其他所有制的作用是有益的,但决不能让私营经济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有益作用是必要的,但决不能让市场的自发机制到处泛滥。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改革的结果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在甚至已经被私有制所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甚至已经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就造成了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或者由国有企业的主人翁变成私营企业的雇佣奴隶,大批农民失地,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反思改革的声浪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精英”们颇有些心虚了。他们惊呼:“有人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这方面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为了巩固私有化改革的成果,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西山会议主持人要求中央宣布所谓的“三不要”,即“不要争论,不要分裂,不要分左派右派。”这就是说,第一不许别人讲话;第二不许别人同西方经济理论的主流派“分裂”;第三不许区分姓社姓资、姓公姓私。其目的就在于:“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把以资本主义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贯彻到底。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还是改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权性质,或迟或早要发生变化。这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改革过程中产生并日益壮大起来的新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全代表他们利益的政权。
为此,西山会议上有一位教授明白地提出了纲领性的主张:
第一,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没有注册登记”,是“严重违法”的。出路是:“共产党形成两派”,最好是实行“多党制度”,可以效法“台湾现在的模式”。(连带说一下:这位教授自称是入党20多年的共产党员,他的这次讲话不就是他的退党声明和反共宣言吗?)
第二,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本身就是一个法律之外的机构”,人大本身具有“反议会性质”。出路是:建立西方式的议会制度。
第三,取消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剥夺共产党的军权”,实行“军队国家化”,一定要解决这个“大是大非问题”。
第四,实行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剥夺广大人民的言论自由:要实行“真正的个人自由”、“结社自由”,“言论自由”,即给那些主张共产党“违法”、人民代表大会“违法”、“剥夺共产党对军队领导权”的人以言论和结社的自由;但他们同时又竭力主张“不要争论”、“不要分裂”,即只许他们有言论和结社自由,不准反对他们的主张的人民大众有言论和结社自由。
有人发表这样的主张并不奇怪。这种主张早有不少资产阶级自由化份子、“民运份子”以及美帝国主义的走卒千百次地重复过了。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带有半官方性质的研究会召开的会议上,在出席者大部分是共产党员的情况下,竟然没有人对这些主张加以反对,至少没有人公开反对。
看来,有些“精英”是完全同意这些主张的;但也有些“精英”并不同意这样露骨地反共、反人民政权,不同意这种类似煽动“颜色革命”的说法,而主张“打左灯向右转”,即在赞成共产党领导、赞成人民掌握政权的外衣下,以“改革”的名义实现私有化,通过改变经济基础来改变上层建筑、包括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性质,这样更现实,更容易做到,付出的代价很小,又可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两种主张的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本质无异。所以,持后一种主张的人也认为没有必要出来反对前一种主张。
(三)两条道路、两个阶级斗争的焦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推翻四项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载明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几千万先烈和无数人民流血牺牲、长期奋斗的结晶,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四项原则,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资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修正主义,这是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在社会制度、政权性质、政治领导权和意识形态主导权四大领域中坚持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这四大领域的斗争都是全局性的、主导性的斗争,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只限于“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上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就有个所谓“解冻社”,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有个“中国人权小组”,要求美国总统关怀“中国的人权”;上海有个“民主讨论会”,鼓吹“坚决彻底批判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份子的这种进攻,邓小平同志才代表党中央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80年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泛滥,也由于某些党员领导干部或其子女以权谋私、成为权贵资本家而引起群众不满,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由波及全国许多城市的动乱,发展为北京地区的反革命暴乱,危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事后指出,这场风波发生的原因除了国内外“大小气候”之外,主要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最大的失误在思想教育”、“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5、306页)。在那场风波被平息之后,树欲静而风不止。90年代以来的阶级斗争又以新的形式(除了从外部进攻以外主要从内部进攻)出现,而其深度又大大超过以前,斗争的后果更是令人震惊。睁开眼睛看看当前的实际情况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在甚至已经被资本主义(中国的和外国的)私有制所取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导地位正在甚至已经被资产阶级理论和修正主义所取代;新资产阶级已经在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内取得了合法地位,其力量日益膨胀。社会主义制度岌岌可危!四项基本原则岌岌可危!《宪法》岌岌可危!阶级斗争限于“一定范围”的说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那时公有制经济还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小,主要从政治思想战线上进攻。现在,新的资产阶级已经产生和壮大,在经济、政治、思想各条战线展开了全面的进攻。这就更加证明阶级斗争并不限于“一定范围”。人家正在甚至已经扼住我们的咽喉,难道还不高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积极地自觉地进行抗争吗?
近年来,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当中,出现了大同小异的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推行野蛮的资本主义,公开宣称贫富差距拉大是“前进的动力”,贪污腐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滑润剂”,等等。这种观点当然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另一种观点是推行文明的资本主义,主张在收入的再分配(财政、税收、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资金等)中给人民群众、包括农民群众一些好处;在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程序上加以规范,不要让个别资本家独占,要照顾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等等。但他们在私有化问题上毫不手软,对公有制经济正在甚至已经失去主体地位的严重状况予以默认。我们在具体问题上,欢迎任何对人民群众有益(哪怕是较小的或很小的益处)的措施,但是,在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上,决不能赞同文明的资本主义。它是社会民主主义和修正主义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的翻版,是与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对立的。
胡锦涛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学习《宪法》,一再强调依法治国。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也是《宪法》之本、治国之本。经济建设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导向,改革开放也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导向。对于一切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要坚决予以批评和纠正。我再次建议中央,责成主管部门尽快把目前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全面调查清楚,向人民公布;并遵照《宪法》规定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制定今后五年公私经济比重的指标(资金、人员、增加值),补入《十一•五规划》,切实加以落实。有了这些重要指标及其落实措施,才能表明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划,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划。要责成主管部门,向全国人代大会报告出售国有企业所得资金的数额和去向。同时要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尽快恢复和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科学发展观也应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导向。只有在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体制改革和其他重大问题,不是“不要争论”,而是要广开言路,听取人民群众的各种呼声;不是“不分左右”,而是要划清符合还是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界限;不是抽象地讲“团结”,而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加强人民大团结。
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形势。历史关头,何去何从,关系重大。希望一切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人们,高高举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地行动起来,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
实言
2006/5/8 8:09:05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1
页 下页
尾页
论坛跳转至……
≡01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02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03共产主义原理≡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哲学原理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政治经济学
≡04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习与实践≡
|-1马恩哲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2马恩政治经济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3马恩科学共产主义观点学习与实践
|-4文革、改革与两个彻底决裂
|-5、苏维埃共产主义联盟(筹备处)
|-6第四共产主义革命者国际联盟(筹委会)
|-7、自由人平等互助联合会(原正义者联盟)
≡05共产党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全部理论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首要任务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的主要观点
|-共产党必须彻底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彻底实现共产主义的先锋队
|-共产党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各级领导人必须竞选产生
|-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必须是“民主监督制”
|-各国共产党必须重新联合起来重建共产国际
|-共产党员必须在入党之前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能够亲身实践共产主义的具体内容
|-共产党员必须能够把马恩主义理论与自己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践马恩科学共产主义
|-DNTX
≡06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伟大导师和先锋战士
≡07共产主义理论创新≡
|-共产主义实践学
|-恩格斯主义
≡08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8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观点学习与研究讨论
|-彻底清除腐败与预防腐败
≡09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联合会
≡10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基本观点学习
|-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会员信息交流
≡11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马恩科学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人群实践阶段)的具体实践
|-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带头实践共产主义
|-共产人生
≡12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马恩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微信群
|-1网络学院《共产主义学习师资培训班》学习
|-2《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初级班
|-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中级班
|-红旗函授站
≡13实践共产主义社区≡
|-实践共产主义研讨会
|-实践共产主义聊天室
|-山岸会的共产主义实践
|-基布兹(公社)的共产主义实践
≡14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联合会微信群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队员信息交流
≡15《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16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将共产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历史的反思
≡17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会≡
|-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理
|-真正担负起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光荣使命
|-中共主要领导人理论观点与具体实践
|-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反思与对策
≡18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实践共产主义网日志
≡19共产先锋报≡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20坚持马恩真理,促进人类社会和平≡
|-世界风云
|-当代中国
|-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论坛
|-革命文学
≡21参考与借鉴≡
|-1欺骗与背叛
|-2、探索与争鸣
≡留言本≡
|-留言本
回复主题:高高举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旗
●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
UBB 支持
:
启用UBB
●
HTML标记:
×
●
表情符号
:
√
你还没有登陆呢,请先登陆!
上传附件:(
附件最大 50 KB
)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行内框架,故无法上传附件。
程序名称:
ZSCO_BBS
当前版本:
1.0 0118
执行时间:120.0 毫秒 页面装载: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