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
(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恩格斯主义
8
社会民主主义与民间维权运动
点击统计:
1953
次
帖子主题:社会民主主义与民间维权运动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天下大同
等级:02同志
经验:158
帖子:84
注册:2006/1/2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就专制、集权政体本身而言,……它却更存在着这样的致命弱
点:政权相对孤立、专横,国家政权与社会底层对立、不通
融,社会不可能最终解决腐化和离心这一历史难题,也不可能
随时化解不断积累的对立情绪,或通过社会调节机制不断更新
政权。
一-2、一定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中国政治、社会稳定的问题,绝对
不能以中国以后长期的社会动荡、甚至继续演绎着顽固的“动荡
─集权─繁荣─腐化─动荡”的历史轨迹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
发展和一时的稳定。
二-1、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是指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经济地位,
并由此具有的独立的社会政治生活地位和独立人格的新兴社会阶
层。
二-2、自然演变的这种最终趋向是权贵经济,而不是权贵资本主义。
权贵经济是官僚掠夺专权范畴,权贵资本主义是公民社会范畴。
这两者是具有质的区别的。当然这种自然演变的这种最终趋向也
可能会包涵有某种权贵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它也仅仅是因素,而
不会是主流。
三-1、与暴力革命和初期时独自进行的改良运动相比,公民社会的民
主运动的优势在于:公民社会的社会革命的目标和它的过程是统
一的,也就是说,为达到它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已
是民主性的,这一过程的完成本身就是它的目标的实现。……它
与以往最后的归宿是封建专制的农民革命不同,它的革命目标是
建立社会化、开放化、公开化的共和政体,更适合于采取公开
性、社会性、开放性、舆论性和群众性的革命方式,这种方式从
客观上避免着纯粹自上而下的宫廷政变式的自我束缚、自我孤
立、自我困窘的改良模式,也避免着纯粹暴力对抗的形式所带来
的既易于忽视自己的建设,常常被陈旧的传统所同化,更由于它
的暴力特征所蕴含的专制回归的巨大危险性的暴力模式、应急模
式,它达到了一种目标与基础、条件相统一,目的与手段、过程
相统一的自我肯定、自我奠基的协同效果。
四-1、对于民本主义,它包括福利的但在政治上有可能是专制的民本
主义即专制福利民本主义或称作专制民本主义,如过去的社会主
义模式;与资本主义并存的自由主义的福利民本主义、民本主义
即社会民主主义,它是现实的民本主义;相对自由的劳权的民本
主义即初级的自由或民主民本主义,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政
策;我所一直倡导的公平占有及其自由联合的产权及其树建其上
的劳权即共同(联合)产权劳权基础之上的民本主义是彻底的自
由或民主民本主义。
四-2、什么是公平占有及其自由联合的产权及其树建其上的劳权呢?
具体方式是把国有资产按照所有劳动者过去贡献量的大小和兼顾
平等的原则全部量化到劳动者个人名下。在这里,公平量化给劳
动者个人的资产主要在于其所有权,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
式,它的自由联合是公有制的初级形态。这样就形成了公平占有
及其自由联合的产权形式。公司的组织形式,同样实行以劳动为
主体的运行机制,即完全以劳动为基准享有权利、承担风险。这
样,就形成了公平占有及其自由联合的产权形式和以劳动为主体
的公司组织形式。
五-1、自由主义要真正的认真的认识、体察和认同民本主义,不能因
为原有的偏见影响自由主义应有的公平、合理,也不能因此把本
应是同盟的广大的下层公民社会左翼人为地推向自己真正的对立
面专制主义。在中国,特别是在广大的中下层,民本主义思想、
民本主义情结具有很大的市场,有着深厚的丰富的社会土壤,即
使先不从本体论上讲,但就从操作层面上看,漠视甚至抵触民本
主义,将使自由主义把自己逼进狭隘之路。
五-2、我是偏心于民本主义的,偏心于弱势、中下层群体,强调劳
权,重视合理、公平和平等,但是我想这与自由、与现代民主,
以及与资本主义并不对立,恰恰相反,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统一
于一体的,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真正实现
这三者的协调、和谐和更好、更进一步的发展。
自由主义、民本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完全可以也应当
实现整合的。这种整合统一于以自由主义为前提、中介的民本主
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统一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实践,或民本主
义与资本主义简单的初级的统一于一体的初级自由或民主民本主
义,……和由此带来的民族振兴的过程中。
社会民主主义道路是一条与资本主义并存、共容、统一的具有自
由内涵、灵魂的特别是具有自由基础的新型的自由民本的实际可
行的现实之路。
六-1、集权国家自我提出、自身推动的现代化发展,它的自然演变趋
向常常最终归宿为官僚掠夺专权的权贵经济。当这种自然演变趋
向成为既定现实时,其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就只能是在复杂的
多变的现实博弈中得以逐步发展、形成、演进。
这种博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种公民社会群体之间的民主博
弈、民主程序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掠夺专权官僚之间
的民主博弈;二是各种形式的复杂的多变的充满种种变数的各种
公民社会群体与集权政治之间的民主博弈、民主程序发展。在这
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仅仅是指问题的两个层面,
并不是指发展的必然的先后顺序。具体先发展那个层面,是由具
体的现实情况、现实条件具体的现实的灵活的决定的,有时这两
个层面是相互发展的,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
再者,现代化自然演变的官僚掠夺专权权贵经济的最终趋向,并
不能完全否定也可能会包涵有某种权贵资本主义的因素。这种
“权贵资本主义”、“上层公民社会”的存在,产生的是上层公
民社会的路径,即“上层公民社会、上层资本主义民主程序模
式”。上层公民社会的路径,与上一种模式的发展路径是不同
的,它首先解决的主要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然后是第一个层面
问题的内在演变。
六-2、各种公民社会群体与集权政治之间的民主博弈、民主程序发展
是真正的难点。……一是进一步明确在这一环节上立足点公民社
会推动模式的至关重要性。“立足点由主要是依靠维权人士独自
努力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的改良模式,向更多的依靠中下层公民
社会群体的公民社会群体推动模式的维权运动的转变是一个大问
题……”“由上层政治本身和改良模式都已很难进行,所以只能
由社会内部本身来解决。这是我提出并反复倡导公民社会特别是
中下层公民社会推动模式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首先是把
重点放在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及其启蒙、教育和组织上,即主
要是依靠、通过实力进行博弈,不做无为的轻率的冒险。“对当
前社会实际状况特别是中下层公民社会群体的急剧壮大和成熟的
清醒认识,以及建立在这一清醒认识之上的相对应的有针对性的
教育、组织”“最根本性的是其社会基础、社会底蕴的孕育、发
展、壮大和成熟”。三是要注重博弈艺术,既要合法、公开、有
序,又要学会做到“应该以无形的合力来抗衡无所不在的强权,
而不是以有形的鸡蛋去碰撞更大也比鸡蛋更硬的豆腐渣政权”,
尽可能控制风险……
六-3、对于启蒙、教育战略,一是不宜用容易让人产生泛化感觉的
“公民教育”的提法,最好是用“公民社会教育”的提法,因此
我们的启蒙、教育战略,不是一般的“公民教育”,而是“对当
前社会实际状况特别是中下层公民社会群体的急剧壮大和成熟的
清醒认识,以及建立在这一清醒认识之上的相对应的有针对性的
教育”,即重要的是针对“公民社会群体特别是中下层公民社会
群体”的启蒙、教育。二是真正明确这一宪政博弈重要的是公民
社会推动模式,而绝对不能仅仅是“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建”。
“教育以至启蒙、宣传、文化等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不是
唯一的绝对的,也就是说这并不是最根本性的,最根本性的是其
社会基础、社会底蕴的孕育、发展、壮大和成熟。应加强对‘建
立在这一清醒认识之上的相对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组织更必
要’的认识”。从过程上讲,从宪政运动上讲,也就便于理解
“这也决定了维权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又是
其社会基础的发展、壮大和组织,而不仅仅是意志、思想和单薄
的努力”。
六-4、当宪政运动进入操作层面,进行实际运作时,将面对一个非常
大的悖论:如具有某种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具有某种独立利益倾
向的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主等社会中间阶层、新兴的中层公民社
会阶层特别是中上层公民社会阶层,他们既是对其上一层次的公
民社会阶层特别是集权政治进行政治博弈的主体力量,是中国现
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主体力量,但对其下一层
次的公民社会阶层而言,由于“在缺乏规则的中国”,他们又表
现为毫无原则、恃强凌弱的强势阶层,“这种政治博弈往往毫无
公正,毫无效率可言”,是当前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根
源。
这一悖论在思想、理论领域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民本主义与资本
主义、自由主义之间,以及中下层公民社会阶层与中上层公民社
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争论。它对实际行动的影响更大。象“郎旋
风”的反对国企产权的经理层买断,最后演变成了为回归国营推
波助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烘烘烈烈的国民革命的国共大分裂,
这一矛盾和冲突是一个带有本质性的重要根源。它以此直接影响
甚至说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命运。
可以预见,在我国今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实际
过程中,民本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之间,中下层公民社会
阶层与中上层公民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争论,也将成为一个影
响现代民主政治实际发展的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这里,重要的就是下层对上层的政治博弈中双方逐步形成、建
立并不断演进博弈规则、宪政程序。即用宪政的手段解决问题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根本方法,即通过宪政的这一
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宪政运动中面对的这一巨
大的宪政悖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宪政运动进入操作层面,
进行实际运作时,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民本主义,以及中下层
公民社会阶层与中上层公民社会阶层之间的在宪政框架内进行整
合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异常的艰难性、艰巨性。
七-1、在改革停滞时期、僵持阶段,包括宪政运动的各个阶段,政治
上任何的宪政举措都是推动“互动”“联合”、推动宪政运动发
展的重要机会和机遇,是非常宝贵的,包括一些偶然变故和突发
事件。能否抓住和利用这些机会尽可能推动和扩大“互动”、推
动运动的发展,是检验我们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七-2、重视宪政领导权是对的,但这并不仅仅是良好的愿望和主观的
努力,它更重要的是与宪政雄厚的社会基础联系在一起的。因
此,把更主要的着眼点放在作为宪政真正的社会基础的新兴公民
社会阶层特别是中下层新兴公民社会阶层的发展和组织上,这才
是需要我们真正重视和真正努力去做的。
八-1、中国是在政权性极强的条件下进行改革的,当然也只能先从经
济领域开始。……演绎至今,既没能太多的弱化政权性,又衍生
出了顽固的官僚掠夺专权的权贵腐败集团,还导致了严重的贫富
分化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所以,由于中国过早的进行了改革,当
然主要的是在城市经济改革中的方向性错误,使中国的问题又要
比前苏联难办得多。中国的问题,由上层政治本身和改良模式都
已很艰进行,所以只能由社会内部本身来解决。这是我们提出并
反复倡导公民社会群体特别是中下层公民社会群体推动模式其中
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2、对于迅速膨胀的特权经济、特权新兴阶层,它在更大程度上是
顽固的官僚掠夺专权的权贵腐败集团,它的权贵资本主义的因素
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它基本上并不属于公民社会范畴。当前
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包涵有某种上层资本主义的因素。
……我们目前已经应当把工作的重点,把主要的着眼点由主要是
通过向社会其中主要是向上层呼吁、倡导、宣传争取、达到、实
现政治的主动改革,逐步转向主要是通过我们向新兴公民社会阶
层、甚至包括中上层新兴公民社会阶层的宣传、启蒙和组织,使
其逐步主动、自觉、有组织的加入和参与到现代民主政治的道路
中来这一新的路径上来。即把工作的重点,把主要的着眼点逐步
转移到现代民主政治的新兴公民社会推动模式上来。“新兴公民
社会阶层的自觉问题非常重要,它是新兴公民社会推动模式发展
的主体基础,是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发展基础。”这
将是我们在发展现代民主政治道路中在主导思路上的一个重要的
转折。这一转变非常重要。
八-3、下层公民社会阶层当前在不断扩大,阵营在不断强化、鲜明、
团结、凝聚,他的抵抗、对抗情绪在迅速蔓延,其能力在不断增
强。
原国有企业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是中国经济改革主要的失利
者,他们构成下层新兴公民社会阶层的左翼,目前他们的队伍在
急剧膨胀。这一阶层的经济政治态度非常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对社会经济形态,他们敌视资本主义,崇尚民本主义,对过去的
福利民本主义及其社会政治时代具有强烈的情结,他们的这一怀
旧情结还具有很大的社会感染性、社会辐射性,具有很大的市场
和社会影响力。去年回归国营的“郎旋风”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
社会影响力,“郎旋风”的反对国企产权的经理层买断,最后演
变成了为回归国营推波助澜,这一情结是其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
基础。对于这一特别的社会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八-4、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民主主义既与我们本身所正要追求
的目的和目标相吻合,同时又是当前新兴的公民社会阶层的主要
阶层和社会其他主要阶层基本都可接受的方案,因此社会民主主
义将是我们的现代民主社会、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供选择的一
条重要的道路。
九-1、当前政治上向民本主义的回归和社会上的民本主义的怀旧情
结,提醒我们一则要警惕由此伴随着的进一步向专制主义的回
归,二则我们可以借此凭藉引导社会向民主民本主义或社会民主
主义方向发展。
九-2、基于当时权贵集团疯狂扩张、膨胀的既定现实,在政治上层无
意推进,“民众组织化程度很低,而且组织很困难”时,当时提
出了“上层利益集团民主程序模式”即“上层公民社会、上层资
本主义民主程序模式”的概念。
现在,政治上的民本主义倾向,尽管更多的是专制主义的因素,
但只要是民本主义,它就有相通的地方。即便他仅仅是一种姿
态,但这种姿态也很重要。也就是说,专制民本主义和社会民主
主义、自由民本主义,从机制、形态、操作等层面上讲,它们是
截然相反的,但仅仅从价值指向上来讲,它们又暗合着、潜在着
某种共同点。我们就是凭藉着这种暗合的潜在的共同点,来寻求
与当前政治的切合点。事实上,现实的社会民主主义,很可能就
成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兴公民社
会阶层和当前政治两者之间实现“互动”的切合点、衔接点。
由此,现实的社会民主主义,甚至是自由民本主义,就可以成为
也应当成为当前新兴公民社会的各个阶层及新兴公民社会阶层和
当前政治之间共同认可的发展方向。
十-1、当前专制民本主义的倾向,虽然更加控制自由新兴公民社会阶
层的发展,但却也为下层对上层的搏弈、维权提供了某种空间,
为首先是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抗争及其进而共融、并存、统一于一
体的社会民主主义道路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掠夺专
权官僚之间进行民主博弈提供了某种契机。
我们的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道路,就是基于当前
既定新兴公民社会阶层之上,借助于积极的“互动”“联合”及
“妥协”,在最基层、最基础层面上,通过民本主义对资本主义
的抗争、搏弈,不断形成与资本主义并存、统一的自由主义的现
实的社会民主主义道路,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掠夺专权官僚
之间进行民主博弈,进而通过更广泛意义的下层、民间对上层的
抗争、搏弈、维权,逐步发展起我们的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
社会。
是否可以这么讲,我们的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任
务,分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各种公民社会群体之间的民主博
弈、民主程序发展,其中主要是下层、中下层公民社会对中层、
中上层、上层公民社会,民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中下层资本主义
对中上层、上层资本主义的民主博弈,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
掠夺专权官僚之间的民主博弈;二是各种形式的复杂的多变的充
满种种变数的各种公民社会群体与集权政治之间的民主博弈、民
主程序发展。相应的我们的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
道路,可分为这样两个过程,两个阶段,一是各种公民社会群体
之间民主程序的发展、建立,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掠夺专权
官僚之间民主程序建立的阶段,也可称之为低级阶段或初级阶
段;二是公民社会群体与上层政治之间民主程序的建立阶段。
十-2、我们现在首先需要进行的实际上主要是因为我们可以、能够进
行的,是借助当前政治上某种专制民本主义的倾向,先发展低级
阶段的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社会,即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民
主,也即首先是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抗争及其进而共融、并存、统
一于一体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民主,以及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
掠夺专权官僚之间民主程序建立的低级阶段的现代民主。通常,
我们把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民主和公民社会群体与地方掠夺专权
官僚之间进行的民主博弈,通称为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民主或低
级阶段的现代民主。
十-3、这一道路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公民社会维权运动、民
间维权运动、民间维权道路。……我们提倡的民间维权,它并不
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全部,一则,它是现代民主政治重要的组成部
分,二则,它是现代民主政治中良性的健康的积极的组成部分,
是我们所主观地主动地追求的内容,是我们所主观地力求发展的
方向。三则,关注下层新兴公民社会阶层,重视民本民生,也应
当是我们本身所积极追求的,这本身也是一种目的。
十-4、从发展现代民主政治这一大的历史走向上讲,新兴公民社会的
各个阶层包括上层新兴公民社会阶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际
上,任何事情从长远和眼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
的意义上讲,是会不同的,但从总的意义、总的趋势上讲,也许
是各有作用,各有意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应
有历史的宽容和合作的共识、心态和胸襟。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则,现代民主发展的民间维权、社会民
主主义道路并不、也不是否定“上层公民社会、上层资本主义民
主程序模式”,“上层公民社会民主程序模式”我们称之为“第
一种路径”,民间维权、社会民主主义道路我们称之为“第二种
路径”,具体重点发展那种路径,要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现实
条件具体的现实的灵活的对待。更多情况下这二种路径是相互结
合、相互作用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二则,在发
展第二种路径时,在具体的操作中,在对待上层、中上层公民社
会上与对待地方掠夺专权官僚是不同的,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须
特别注意:“不是带着各自价值倾向性的立场偏激的抨击、对待
对方,或用武力、暴力打击甚至消灭对方,不是一方吃掉另一
方,谁吃掉谁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的抗争及其进而共融、并
存、统一于一体”“重要的就是下层对上层的政治博弈中双方逐
步形成、建立并不断演进博弈规则、宪政程序”“通过宪政的这
一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宪政运动中面对的这一
巨大的宪政悖论”“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民本主义,以及中下
层公民社会阶层与中上层公民社会阶层之间的在宪政框架内进行
整合”,等等。
十-5、我们的民间维权道路的思想理论基础包括对于中国现代民主政
治发展的必要性的历史性认识,集权国家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
本路径、基本范畴,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兴公民社会推动
模式,对于民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深刻揭示,自由主义、民
本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整合理论,公民社会推动模式的
现代民主政治的构建路径及其程序悖论,对“互动”“联合”和
“妥协”这三个重要概念、重要的思维方式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作为新兴公民社会阶层和当前政治两者之间实现“互动”的切合
点、衔接点的社会民主主义道路的深刻认识,当前现代民主政治
发展道路的两个过程、两个阶段理论,先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低
级阶段的现代民主的思路,现代民主发展的两种路径及其相互结
合、相互作用,等等。我们的旗帜、名义是社会民主主义。我们
的行动纲领是民间维权运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现代民本民
主政治、现代民本民主社会。
-------------------------------------------
2006/3/11 19:42:00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1
页 下页
尾页
论坛跳转至……
≡01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02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03共产主义原理≡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哲学原理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政治经济学
≡04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习与实践≡
|-1马恩哲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2马恩政治经济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3马恩科学共产主义观点学习与实践
|-4文革、改革与两个彻底决裂
|-5、苏维埃共产主义联盟(筹备处)
|-6第四共产主义革命者国际联盟(筹委会)
|-7、自由人平等互助联合会(原正义者联盟)
≡05共产党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全部理论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首要任务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的主要观点
|-共产党必须彻底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彻底实现共产主义的先锋队
|-共产党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各级领导人必须竞选产生
|-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必须是“民主监督制”
|-各国共产党必须重新联合起来重建共产国际
|-共产党员必须在入党之前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能够亲身实践共产主义的具体内容
|-共产党员必须能够把马恩主义理论与自己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践马恩科学共产主义
|-DNTX
≡06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伟大导师和先锋战士
≡07共产主义理论创新≡
|-共产主义实践学
|-恩格斯主义
≡08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8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观点学习与研究讨论
|-彻底清除腐败与预防腐败
≡09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联合会
≡10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基本观点学习
|-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会员信息交流
≡11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马恩科学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人群实践阶段)的具体实践
|-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带头实践共产主义
|-共产人生
≡12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马恩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微信群
|-1网络学院《共产主义学习师资培训班》学习
|-2《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初级班
|-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中级班
|-红旗函授站
≡13实践共产主义社区≡
|-实践共产主义研讨会
|-实践共产主义聊天室
|-山岸会的共产主义实践
|-基布兹(公社)的共产主义实践
≡14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联合会微信群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队员信息交流
≡15《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16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将共产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历史的反思
≡17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会≡
|-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理
|-真正担负起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光荣使命
|-中共主要领导人理论观点与具体实践
|-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反思与对策
≡18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实践共产主义网日志
≡19共产先锋报≡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20坚持马恩真理,促进人类社会和平≡
|-世界风云
|-当代中国
|-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论坛
|-革命文学
≡21参考与借鉴≡
|-1欺骗与背叛
|-2、探索与争鸣
≡留言本≡
|-留言本
回复主题:社会民主主义与民间维权运动
●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
UBB 支持
:
启用UBB
●
HTML标记:
×
●
表情符号
:
√
你还没有登陆呢,请先登陆!
上传附件:(
附件最大 50 KB
)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行内框架,故无法上传附件。
程序名称:
ZSCO_BBS
当前版本:
1.0 0118
执行时间:192.0 毫秒 页面装载: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