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8 是否承认以阶级斗为纲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2944
 帖子主题:是否承认以阶级斗为纲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是否承认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识别
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指出:“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5页)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序言)中又写到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及其所必然决定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智慧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己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就不可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08页)1852年马克思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己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己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的三点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两点:第一,划清了马克思学说同一切资产阶级学说的界限,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阶级斗争,而且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而资产阶级学说虽然有时承认阶级斗争,但它们根本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创立的,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无论是18世纪后期,还是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都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起,欧洲的几个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了事变的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因此,当时的一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如法国的基佐和米涅,在他们的历史著作中也承认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认为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关键。就是说阶级斗争是了解人类文明史的总线索。马克思还指出:“至于我们,那么,根据我们的全部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将近40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同那些想把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一道走。在创立国际时,我们明确地制定了一个战斗口号: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去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没有教养来解放自己,因而必须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一道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85页)可见,阶级斗争是了解人类文明史的总纲,否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仍然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最后决战阶段,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绝对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是地地道的修正主义者。
列宁还明确指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要通过暴力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有的不和资产阶级分享的国家政权的政治统治后,才标志资本主义社会被消灭,社会主义社会诞生,但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只是矛盾双方的地位转化了。即无产阶级由被统治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则由统治阶级转化为被统治阶级。但是“被推翻的剥削者不曾料到自己会被推,他们不相信这一点,不愿想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遭到第一次严重失败以后,就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百倍增长的仇恨来拼命斗争,想恢复他们被夺去的‘天堂’,保护他们从前过着甜蜜生活,现在却被‘平凡的贱民’弄得贫困破产(或者从事平凡的劳动…)的家庭。”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革命专政在政治上镇压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才能彻底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如果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其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复辟。因此,坚持不坚持阶级斗争,坚持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分水岭。
毛泽东同志说:“阶级斗争,一些阶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践证明,毛泽东根据他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既然社会主义在政治思想领域里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还存在着在这场斗争中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可能性。那么,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发生,防止像苏联东欧那样将革命已经取得的全部成果毁于一旦,无产阶级在战略上就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绝不能因为已经取得政权,已经从所有制上基本消灭了阶级,而抛弃革命武器。
  列宁看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被打倒的资产阶级甚至比无产阶级还要强大,时时企图复辟。小资产者不断生长新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威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他要求对付这些反革命威胁,并且战胜它,必须在长时期里强化无产阶级专政,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列宁逝世过早,没有来得及在实际上解决怎样强化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和他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基本路线,系统地具体实际解决了这个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的重大问题。
   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本来就是为阶级斗争而诞生而存在的。她的唯一历史使命就是用阶级斗争消灭阶级斗争。这就决定了她从诞生到消亡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在为夺取政权而斗争的历史时期,主要是搞政治斗争,用革命的武装打垮反革命的武装,以武装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在变革所有制的历史时期,主要是搞政治经济的阶级斗争,改造资本主义所有制,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完成所有制改造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主要是搞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由于前两个革命时期剥削阶级都是明火执仗的,阶级斗争的性质和形式十分明显,反革命势力随时受到威胁着革命者的生命和安全,所以当时并不需要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家在思想上时时处处也都十分明确地在一切工作中时时考虑着阶级斗争。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以后,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形式,以武装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形式己经基本结束,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赖于存在的经济基础己经消灭,阶级阵线模糊了,但剥削阶级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时刻在梦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影响还存在,党内的民主派在国内受资产阶级的影响,在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力,贪图享乐,不想继续革命,随时准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分道扬镳,去过舒适资产阶级生活。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还是长期的、甚至是很激烈的。毛主席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因此,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并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要全党时时不忘阶级斗争,提高阶级斗争嗅觉,继续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处理一切社会重大问题和一切党内斗争的重大问题,这对于防止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复辟,最后彻底战胜资产阶级,是一个最重要的战斗武器。唯有这个武器再没有别的什么其他武器可以确保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搞好各项工作,最终胜利完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所以在当前,区别马列主义和非马列主义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于承不承认现实还存在着阶级斗争和搞不搞阶级斗争,更重要的是在于承认不承认现实还存在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必要性。
  所谓“阶级斗争为纲”主要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继续抓住阶级斗争这条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党内斗争问题,一定要问“姓无、姓资、”“姓社、姓资、”“姓公、姓私,”要时刻警惕和注意阶级斗争的动向,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正确区分和处理各种矛盾,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教育绝大多数,不断开展对资产阶级的反击。要不忘在各个领域里经常批判资产阶级,进行“兴无灭资”,“斗私批修”。无产阶级要控制掌握好全部舆论阵地,使之成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要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文化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之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服务,为工农兵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坚持在各项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贯彻“鞍钢宪法”,办好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加快发展生产力,尽快实行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要十分重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切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严格组织纪律,加强党员之间相互监督,特别是加强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监督,经常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和路线斗争,开展整风运动,随时发现清除党和政府、军队中的蜕化变质分子、修正主义分子。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法制,严厉打击各种阶级敌人反对共产党、反对马列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修正主义和各种反革命破坏活动以及各种违反社会治安的活动。显然,我们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这样一条基本路线,就一定能够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同志逝世后,中国修正主义者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反常态,置经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顾,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纲在他们手里突然断了。不仅不能继续,而且要彻底否定,彻底批判了。修正主义者说:“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经常搞政治运动,叫人不得安宁。”的确无产阶级专政,对资产阶级来说一天也不会安宁的。难道现在再造的千百万失业工人、下岗职工、赤贫农户,他们衣食无靠,生活无着就“安宁”吗?如果共产党员自己生活安定了,失去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那种紧迫感,看不到剥削阶级并没有因为失去“天堂”而睡觉,他们随时随地都在梦想复辟,那就糟透了。君不见,那些利用改革之机发了大财的“著名经济学家”在利用“人民代表大会”的讲坛,利用党报呼喊“不要有仇富心理”吗?国有资产、人民的财富被侵吞了,还“不要有仇富心理”。岂不是要人民服服帖帖当奴隶,老爷们打了劳动人民的左脸,还要把右脸也送过去。这说明他们内心不安,害怕人民觉醒,起来造反,把他们打倒。
既然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还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无产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就要搞政治运动,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革命。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主要是打仗,用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夺取政权。现在敌人失去了武装,也失去政权,但是,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旧社会思想残余还存在,还可以凭借政治思想领域里占有传统残余势力,不断向革命政权发动的进攻,企图夺回失去的天堂。我们就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政治运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去对资产阶级的进攻进行充分揭发和深入批判。同时,利用专政机关和舆论工具和阶级敌人作斗争。通过斗争不断教育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思想觉悟。只有不断开展这样的政治运动,同党内外的阶级敌人和各种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有效的斗争,才能避免走向苏联、东欧的修正主义道路,巩固了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生产力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持续发展。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果放弃了继续革命,必然要导致因无法有效地击退资产阶级进攻而使革命最终失败。无论是前苏联、中国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都证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巩固自己的阵地,就必须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站不住脚。同样,无论前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和许多政治运动中都犯有严重的错误,都扩大了打击面,伤害了许多人,这事实是不能掩盖的。必须严肃对待这些错误,绝对不能用“不可避免”几个字轻描淡写,掩盖过去。要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坚决做到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稳、准、狠地打击一小撮最反动的敌人。这不能用抽象概念来代替,所谓“首恶”,怎样才叫“首恶”,必须明确,如法轮功的首恶者李洪志至今消遥法外,对一般的协从者,穷追不舍,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错误的。要“稳”就不能随意放权,生杀大权一定要由中央掌握,错杀几个、错划几个难免论一定要彻底批判。弄错了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人命关天,错捕、错杀一个也不行,作为父母官,整错了人,杀错了人,推客观,一句话“难免”、“平反”,马马虎虎对付过去,这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一定要追究责任,严重的应当同罪处理。稳是为了“准”,必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证据确凿,绝对禁止迫、供、信;“狠”要以准为基础,弄准了,该杀的就杀,该判,绝不存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长期泛滥,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反动学术权威,招遥撞骗,党伐学伐互相勾结,腐败盛行、黄、赌、毒、黑社会猖厥。直到今天,这股反动思潮仍然有恃无恐,更加猖狂,大有不颠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共和国誓不罢休之势。所以厌烦搞政治运动的情绪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是一种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有些老同志过去革命有功劳,党和国家给他们较优厚的待遇,现在满足于养尊处优,忘记了过去,忘记了先烈,忘记了人民,不思革命了,疏远政治,甚至于同化了。如果中国一旦重演苏联东欧的悲剧,那时革命理想、前途,几千万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成果全部付之东流。年轻人大部分就没有很好地接受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没有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对于搞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不感兴趣,读一读中国革命近代史和现代史,深入思考当今中国、世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轰炸我驻南使馆的侵略罪行,就一定能够把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把热爱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起来,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坚持阶级斗争、坚持搞政治运动联系起来,就一定能够对这个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的同志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容易造成斗争对象扩大化,误伤好人,因而不赞成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是要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我国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以及以后的一些政治运动,确曾发生过斗争对象扩大化,误伤了好人。这是对运动具体政策的掌握上出现的问题,没有紧紧依靠最广大的群众,甚至颠倒了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把公务员理解为革命主力和专政工具,把人民群众当作专政对象,这就搞乱了敌我关系。它深刻地教育我们党认识了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搞阶级斗争的内容和方法。最根本的区别是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以致党内矛盾往往混在一起,阵线不像过去那样清楚又可以互相转化不易辨别。再加上潜伏于党内居于领导地位的敌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故意把水搅混,从中破坏,借机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革命群众打成反革命,这就很容易造成误伤,出现打击面扩大化。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由于政权在无产阶级手中,敌人的力量总是分散的孤立的。因此即使是敌我矛盾,也应当以团结、教育和转变世界观为主,不能把专政、斗争,曲解为精神和肉体上消灭,生活上不给出路。所以毛泽东一再教导我们,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必须学会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新课题。但这决不是说“阶级斗争为纲”,必然要导致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把握好阶级斗争这个纲,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去取代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损害了党群关系,破坏了团结,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第一句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恰恰在这个首要的问题上犯了错误,没有认清敌友我的关系,特别是在无产阶级己经掌握了政权的条件下,没有很好地运用好行政的、教育的、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用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粗暴的手段去改变不同的世界观,去消灭不同意见的人。这是和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依据。只要我们党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是一定能够学会在斗争中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出现打击面扩大化的。只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好党的政策,提高思想觉悟,从革命大局出发,从革命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问题,是一定能克服错误的。而且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提出“有反必肃,有错必纠,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有了这个规定,凡是一时被整错的同志,一经发现就立即纠正,就可以避免伤害好人,缩小打击面。事实证明,不应以受打击面的宽广来确定成绩,一定要以甄别冤假错案的准确性为依据,凡是犯官僚主义错误,偏听偏信,公报私仇,不负责任,主观片面,错整群众的,一律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出革命队伍。过去那种背靠背“揭发”的办法,实际上是为阴谋家、野心家提供放便,是制造冤假错案的根源,带有极大的危害性。应当面对面并允许被揭发人辩护,才是光明正大的。
  有些人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会冲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更是错误的。阶级斗争为纲是党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和我们党内在历史上曾经实际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改造所有制为中心的情况是一样的。它不仅不会冲击经济建设,相反,有利于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只有以阶级斗争为纲,才能保证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如果离开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即使经济建设一时取得一些成就也不可能持久,最终必将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失败。苏联东欧的教训已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讲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确保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经济建设,政治和经济是属于纲和目、统帅和被统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说什么几十年始终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展开斗争。好像是这二者是互相排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能搞经济建设,反过来搞经济建设,就必须摒弃以阶级斗争,这是形而上学观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本来就是辩证的,是对立面的统一。因此应当说,几十年始终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展开斗争,而不是围绕着以经济建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展开斗争。列宁早就说过:“政治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阶级斗争为纲和经济建设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了无产阶级的政权,经济建设就成了套在无产阶级脖子上的绞索,经济建设越快,无产阶级受的压迫和剥削越深;相反,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又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经济实力越强大,无产阶级政权就越巩固,人民的生活就越有保证。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生前在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同时十分注重抓经济建设。他的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和做好经济工作的一系列讲话,他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他最早提出我国要研制原子弹和开展核科学研究,他亲自抓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和各个年度计划的制定,亲自总结提出农业八字宪法,批示推广工业上的鞍钢宪法,号召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等等,都充分说明毛泽东是最重视抓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最早明确提出“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实际上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毛泽东反对的是把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对立起来,甚至本末倒置,用单纯的经济建观点去掩盖阶级斗争,从中保护资产阶级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毛泽东早就说过:资产阶级影响存在是修正主义的国内根源,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修正主义的国外根源。邓小平要求一切服从经济建设,不要阶级斗争,或者把无产阶级的政治目标放到服从的位置上,不问姓资、姓社,姓公、姓私,这个口号本身就是一贴解除无产阶级思想武装,为资本主义复辟作准备的麻醉剂。 
有人说,“毛泽东生前虽然也抓经济建设,但是由于阶级斗争占用的时间太多,影响了经济建设。”抓阶级斗争是要占用一些时间的。其实,正由于抓阶级斗争解决了方向道路问题,维护了先进优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又赢回了时间。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仅以短短十四年时间就爆炸了原子弹,以二十七年的时间就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二百多年才实现的,难道不是赢回了时间吗?反过来说,如果方向不明确,即使集中了全部时间,搞经济建设,最后还是为资本主义复辟铺平道路。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是占用了很多时间,花费很大精力抓改革。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大力批判各种抵触阻碍改革开放的思想,用不断深入改革开放推动生产,结果还是腐败漫延,黄、赌、毒、黑社会猖獗,两极分化日益加重、失业增加。由此可见,经济建设为中心总是要花费些时间解决推动力问题的,也就是解决怎样实行以经济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坚持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抓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抓人的思想革命化,焕发人们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人翁思想,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搞好经济建设。把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借口经济建设去压制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对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转化为私营企业,在公务员中用物质刺激作为动力,激发人们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择手段地一切向钱看,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刺激生产发展,再造一个资产阶级,再造亿万富翁、再造了一个城市无产阶级,再造了一个失业大军,再造一个赤贫农民,再造了一个劳资对立,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即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共产党也就不需要了,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存在、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抛弃阶级斗争为纲,就是抛弃无产阶级专政,抛弃了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就被彻底阉割,从而也谈不上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就是毛泽东一再教导我们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并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
实言
2005/8/20 22:16:21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是否承认以阶级斗为纲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68.0 毫秒 页面装载: